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1. 种子检验的发展 | 第14-19页 |
1.1 国际种子检验的发展 | 第14页 |
1.2 我国种子检验发展 | 第14-19页 |
1.2.1 农作物种子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的建立 | 第15-16页 |
1.2.2 近20年农作物种子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 第16-19页 |
2.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 第19-22页 |
2.1 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阶段 | 第19页 |
2.2 现代分子生物学建立和发展阶段 | 第19页 |
2.3 现代分子生物学深入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2.4 对基因组的比较研究阶段 | 第20-22页 |
3. 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检验 | 第22-27页 |
3.1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第22页 |
3.2 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检验的方法 | 第22-24页 |
3.3 SSR标记技术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 | 第24-27页 |
3.3.1 SSR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 第24-25页 |
3.3.2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优点 | 第25-26页 |
3.3.3 SSR标记技术在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4. 转基因检测 | 第27-31页 |
4.1 转基因研发速度加快 | 第27页 |
4.2 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 | 第27-28页 |
4.3 转基因检测方法 | 第28-31页 |
4.3.1 PCR检测技术 | 第28-30页 |
4.3.2 外源蛋白检测法 | 第30页 |
4.3.3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 第30-31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品种真实性和纯度 | 第33-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1.1 材料 | 第33页 |
1.2 方法 | 第33-35页 |
1.2.1 发芽 | 第33页 |
1.2.2 DNA提取 | 第33-34页 |
1.2.3 SSR分析 | 第34页 |
1.2.4 田间种植鉴定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4页 |
2.1 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 第35-37页 |
2.2 海南异地田间小区种植纯度鉴定结果 | 第37-44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44-48页 |
第三章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玉米转基因成分 | 第48-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1.1 材料 | 第48-49页 |
1.2 方法 | 第49-52页 |
1.2.1 样品中DNA的提取 | 第49页 |
1.2.2 引物和探针设计 | 第49-51页 |
1.2.3 PCR扩增 | 第51页 |
1.2.4 芯片杂交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2.1 DNA质量检测 | 第52-53页 |
2.2 引物通用性检测 | 第53-54页 |
2.3 PCR扩增结果 | 第54页 |
2.4 杂交 | 第54-57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57-61页 |
3.1 结果的判定 | 第57页 |
3.2 检验结果的表述 | 第57-58页 |
3.2.1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结果表述 | 第58页 |
3.2.2 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样品结果表述 | 第58页 |
3.3 基片的制备 | 第58页 |
3.4 引物的优化 | 第58-59页 |
3.5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89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著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