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2.1 公共领域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2 网络公共领域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3 网络影响公共政策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4 小结 | 第17-19页 |
3 网络公共领域概述 | 第19-27页 |
3.1 公共领域的内涵 | 第19-20页 |
3.2 网络公共领域存在性界定 | 第20-22页 |
3.3 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 | 第22-23页 |
3.4 网络公共领域的空间构成 | 第23-25页 |
3.5 小结 | 第25-27页 |
4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分析 | 第27-31页 |
4.1 从社会问题到政策问题 | 第27-28页 |
4.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 第28-30页 |
4.3 小结 | 第30-31页 |
5 网络公共领域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路径分析 | 第31-49页 |
5.1 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分析——以“微博打拐”为例 | 第31-35页 |
5.2 对政策方案选定及合法化的影响分析——以《个税修正案》为例 | 第35-40页 |
5.3 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分析——以“宜黄强拆”为例 | 第40-45页 |
5.4 网络公共领域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不同于传统公共领域 | 第45-48页 |
5.5 小结 | 第48-49页 |
6 网络公共领域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 第49-57页 |
6.1 网络公共领域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路径模型 | 第49-53页 |
6.2 网络公共领域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正反面影响 | 第53-56页 |
6.3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注释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