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论文

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理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创新点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的理论基础第16-22页
    2.1 系统理论第16-17页
    2.2 人本理论第17-18页
    2.3 动态相关理论第18-19页
    2.4 效益原理第19-20页
    2.5 权变管理原理第20-21页
    2.6 协同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的目标和原则第22-29页
    3.1 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的目标第22-24页
        3.1.1 以馆内资源的有效保存为目标第22-23页
        3.1.2 以提高馆藏利用率和用户服务水平为目标第23页
        3.1.3 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目标第23-24页
        3.1.4 以知识的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为目标第24页
    3.2 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的原则第24-29页
        3.2.1 宣传教育以提升用户自学能力第25-26页
        3.2.2 合理规划以提高馆藏空间利用率第26页
        3.2.3 合理布局以实现信息资源有效保存第26-27页
        3.2.4 提高服务效率以用户为中心第27页
        3.2.5 提高信息利用率以节约社会资源第27页
        3.2.6 有效管理和利用知识以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第27-29页
第4章 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9-36页
    4.1 宏观因素第29-34页
        4.1.1 政治环境第30页
        4.1.2 法律制度第30-31页
        4.1.3 经济条件第31-32页
        4.1.4 技术发展第32-33页
        4.1.5 社会文化第33-34页
    4.2 自身条件第34-36页
        4.2.1 馆藏建设客观条件第34页
        4.2.2 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第34-36页
第5章 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模式的发展第36-46页
    5.1 基于馆藏信息资源借阅方式的布局模式第36-37页
    5.2 基于图书馆功能的布局模式第37-38页
    5.3 基于建筑形式的布局模式第38-39页
        5.3.1 展开式水平布局第38页
        5.3.2 高层式垂直布局第38-39页
        5.3.3 立体交叉式混合布局第39页
    5.4 基于用户的布局模式第39-42页
        5.4.1 藏借阅一体化布局第39-40页
        5.4.2 三线典藏制布局第40-41页
        5.4.3 24 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第41-42页
    5.5 基于知识的综合管理和有效利用的布局模式第42-4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9页
    6.1 研究结论第46-47页
    6.2 研究局限性第47-48页
    6.3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征信数据应用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网络公共领域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