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6-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9-12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9页 |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9页 |
| 1.3 脊髓损伤模型 | 第9-10页 |
| 1.4 药物治疗方案 | 第10页 |
| 1.5 脊髓标本处理 | 第10页 |
| 1.6 行为学观察 | 第10页 |
| 1.7 免疫荧光染色 | 第10-11页 |
| 1.8 TUNEL 染色 | 第11页 |
| 1.9 统计学处理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结果 | 第12-18页 |
| 2.1 脊髓损伤模型构建 | 第12页 |
| 2.2 IGF-1对脊髓损伤兔的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第12-13页 |
| 2.3 IGF-1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第13-16页 |
| 2.4 IGF-1对脊髓损伤兔的脊髓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18-2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综述 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 | 第23-35页 |
| 1 脊髓损伤机制 | 第23-25页 |
| 1.1 微循环障碍 | 第23页 |
| 1.2 自由基损伤 | 第23-24页 |
| 1.3 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 第24页 |
| 1.4 钙离子失衡 | 第24-25页 |
| 1.5 免疫炎症反应 | 第25页 |
| 1.6 细胞凋亡 | 第25页 |
| 2 手术治疗 | 第25-26页 |
| 3 药物治疗 | 第26-27页 |
| 3.1 皮质类固醇激素 | 第26页 |
| 3.2 神经营养因子 | 第26-27页 |
| 4 基因治疗 | 第27-28页 |
| 5 细胞移植 | 第28-29页 |
| 5.1 嗅鞘细胞 | 第28页 |
| 5.2 神经干细胞 | 第28页 |
| 5.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第28-29页 |
| 5.4 施旺细胞 | 第29页 |
| 5.5 胚胎干细胞 | 第29页 |
| 6 其他 | 第29-31页 |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