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2-16页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说明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8-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2-4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2-34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34-44页 |
第3章 小型水利设施投入的农户行为理论分析 | 第44-60页 |
3.1 水利设施的类型与属性 | 第44-47页 |
3.2 小型水利设施联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 第47-49页 |
3.3 小型水利设施投入的农户行为特征 | 第49-54页 |
3.4 小型水利设施投入主体的博弈行为 | 第54-57页 |
3.5 小型水利设施有效供给的条件 | 第57-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小型水利设施供给的体制演进 | 第60-68页 |
4.1 国家主导下的大集体投入(1949-1978) | 第60-62页 |
4.2 承包制下以村为主体的供给(1979-2001) | 第62-64页 |
4.3 税费改革后乡村合作供给公共品的困境(2002-2011) | 第64-65页 |
4.4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与责权重建(2011至今) | 第65-68页 |
第5章 小型水利设施农户投入的效用及影响因素 | 第68-78页 |
5.1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 | 第68-70页 |
5.2 描述性统计 | 第70-73页 |
5.3 排序二元选择回归分析 | 第73-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6章 小型水利设施农户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78-96页 |
6.1 已有研究及启示 | 第78-80页 |
6.2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第80-85页 |
6.3 数据说明及变量选择 | 第85-91页 |
6.4 实证分析 | 第91-9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第7章 小型水利设施农户投入需求的显示 | 第96-108页 |
7.1 公共品供给的需求显示困难 | 第96-97页 |
7.2 背景材料 | 第97-98页 |
7.3 主动接触型需求显示 | 第98-101页 |
7.4 强人替代型需求显示 | 第101-104页 |
7.5 投票表达 | 第104-106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8章 小型水利设施农户投入行为的激励 | 第108-120页 |
8.1 理论模型与分析框架 | 第108-110页 |
8.2 农户投入行为的显性激励 | 第110-113页 |
8.3 农户投入行为的隐性激励 | 第113-119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120-124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120-121页 |
9.2 政策启示 | 第121-123页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附录 | 第132-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