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导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现有研究的简要综述 | 第12-14页 |
·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5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2.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企业年金基金的基本属性 | 第17页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基本原则 | 第17-19页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19-21页 |
·理论简介 | 第19-20页 |
·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 | 第20-21页 |
·养老基金资产组合的国际经验 | 第21-23页 |
3.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运用状况分析 | 第23-30页 |
·中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市场条件分析 | 第23-26页 |
·外部投资环境不利 | 第23-25页 |
·投资工具短缺且风险较大 | 第25-26页 |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现状 | 第26-30页 |
·我国出台的有关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政策 | 第26页 |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实际状况 | 第26-27页 |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存在的风险 | 第27-30页 |
4.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个人住房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43页 |
·个人住房贷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第30-31页 |
·个人住房贷款的基本特性 | 第31-33页 |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3-39页 |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历程 | 第33-37页 |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现状 | 第37-39页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个人住房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2页 |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前景广阔 | 第39-40页 |
·个人住房贷款的特点同企业年金基金属性相匹配 | 第40页 |
·商业银行特有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其经营个人住房贷款面临较大的风险 | 第40-41页 |
·拓宽投资渠道是分散风险,提高年金投资效益的主要方法 | 第41-42页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住房抵押贷款可能的方式 | 第42-43页 |
5.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收益实证检验 | 第43-55页 |
·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风险情况 | 第43-47页 |
·不同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情况 | 第47-49页 |
·加入个人住房贷款后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分析 | 第49-53页 |
·个人住房贷款收益率的假设 | 第49-51页 |
·个人住房贷款投资比例的假设 | 第51-53页 |
·两种投资组合的比较 | 第53-55页 |
6.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55-67页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55-60页 |
·信用风险 | 第55-57页 |
·抵押物风险 | 第57-59页 |
·流动性风险 | 第59-60页 |
·利率风险 | 第60页 |
·通货膨胀风险 | 第60页 |
·社会风险 | 第60页 |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 | 第60-67页 |
·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 | 第60-63页 |
·规范操作,避免操作风险 | 第63-65页 |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控与预测 | 第65页 |
·进一步加强住房贷款市场的金融监管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