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模式选择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9-13页
 1.问题的提出第9页
 2.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3.文献综述第11-12页
 4.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1. 资产证券化运作与特殊目的机构(SPV)的法律构建第13-24页
   ·资产证券化──新型的融资方式第13-18页
     ·资产证券化"新"在何处第13-14页
     ·资产证券化结构安排与交易流程第14-17页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原理第17-18页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机构——SPV的法律构建第18-23页
     ·SPV的概念与特征第18-19页
     ·SPV的法律功能第19-20页
     ·SPV的法律模式第20-22页
     ·SPV在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法律关系第22-23页
     ·SPV在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作用第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2. SPV法律模式选择标准的理论第24-29页
   ·成本诱导理论第24-25页
   ·减少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5-26页
   ·风险隔离理论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SPV模式选择的核心机制——风险隔离制度第29-54页
   ·对风险的法律考察第29-35页
     ·风险的定义与范围第29-30页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风险第30-35页
   ·风险隔离制度本质第35-37页
     ·经济学本质——风险隔离是对产权权利束的系统性隔离第35-36页
     ·法律本质——有限责任第36-37页
   ·真实出售:风险隔离制度的核心第37-53页
     ·资产转移——SPV设立的直接目的第37-43页
     ·真实出售:确认资产转移的模式第43-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我国SPV法律模式的选择、构建与完善第54-72页
   ·我国SPV法律模式构建标准第54-56页
     ·风险隔离第54页
     ·降低成本第54-55页
     ·提高流动性第55页
     ·保护投资者利益第55页
     ·实现制度耦合第55-56页
   ·三种SPV模式在不同构建标准下的法律分析第56-67页
     ·三种SPV模式下风险隔离的法律分析第56-58页
     ·三种SPV模式下成本和流动性的法律分析第58-63页
     ·三种SPV模式下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分析第63-64页
     ·我国设立不同SPV的制度耦合度第64-67页
   ·我国SPV选择模式:SPT第67-69页
     ·选择SPT模式的原因第67-68页
     ·实证分析:以招商银行招元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SPT第68-69页
   ·完善我国信托法律制度,促进SPT发展第69-71页
     ·加强信托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完善第69-70页
     ·明确信托受益权证的法律性质,提高流动性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彩票无纸化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