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6页 |
附表索引 | 第1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1.3 基本概念的阐述 | 第20-21页 |
1.3.1 科技园 | 第20-21页 |
1.3.2 创新型科技园区 | 第21页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2-24页 |
1.6 论文框架 | 第24-25页 |
第2章 国内外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概述与理论研究 | 第25-41页 |
2.1 国内外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概述 | 第25-33页 |
2.1.1 国外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理论研究 | 第27页 |
2.1.2 国外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27-33页 |
2.2 国内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概述 | 第33-37页 |
2.2.1 国内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理论研究 | 第33-34页 |
2.2.2 国内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34-37页 |
2.3 我国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 第37-41页 |
2.3.1 我国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功能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2.3.2 我国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第3章 创新型科技园区概述 | 第41-49页 |
3.1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内涵 | 第41-42页 |
3.2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理念更新 | 第42-43页 |
3.2.1 聚焦城市化演进 | 第42页 |
3.2.2 体现科技创新特征 | 第42-43页 |
3.2.3 关注人性化空间设计 | 第43页 |
3.3 相关理论分析 | 第43-49页 |
3.3.1 经济地理领域相关理论 | 第43-46页 |
3.3.2 规划建筑领域相关理论 | 第46-49页 |
第4章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功能建构 | 第49-67页 |
4.1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功能构成与设计要点 | 第49-55页 |
4.1.1 创新型科技园区功能的外延 | 第49-51页 |
4.1.2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内部功能 | 第51-55页 |
4.2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功能布局策略分析 | 第55-59页 |
4.2.1 功能分区 | 第55-56页 |
4.2.2 功能混合 | 第56页 |
4.2.3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功能布局方法 | 第56-59页 |
4.3 各功能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 第59页 |
4.3.1 同功能的竞争关系 | 第59页 |
4.3.2 不同功能的互补关系 | 第59页 |
4.3.3 多功能间的辅助关系 | 第59页 |
4.4 功能建构的结构 | 第59-60页 |
4.4.1 三级结构 | 第59-60页 |
4.4.2 四级结构 | 第60页 |
4.5 各功能子系统的布局形式 | 第60-67页 |
4.5.1 平行同步发展式 | 第61页 |
4.5.2 中轴分期发展式 | 第61-62页 |
4.5.3 核心平衡扩散式 | 第62-65页 |
4.5.4 混合滚动发展式 | 第65-67页 |
第5章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空间形态 | 第67-87页 |
5.1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区位分布与空间形态特征 | 第67-70页 |
5.1.1 城市内部型 | 第67-68页 |
5.1.2 城市近郊型 | 第68-69页 |
5.1.3 城市远郊型 | 第69-70页 |
5.2 创新型科技园区空间要素的组合形态 | 第70-72页 |
5.2.1 由点状空间串连的线形组合形态 | 第71页 |
5.2.2 以某一空间为中心其他空间环绕四周的集中式组合形态 | 第71-72页 |
5.2.3 线形与环形相结合的综合式空间组合形态 | 第72页 |
5.3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手法 | 第72-83页 |
5.3.1 向心式 | 第73-75页 |
5.3.2 线性式 | 第75-78页 |
5.3.3 轴线式 | 第78-81页 |
5.3.4 网格式 | 第81-82页 |
5.3.5 隐喻式 | 第82页 |
5.3.6 综合式 | 第82-83页 |
5.4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 第83-87页 |
5.4.1 宏观——与城市总体空间形象相结合 | 第83-84页 |
5.4.2 中观——可持续发展的弹性空间结构 | 第84-85页 |
5.4.3 微观——各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第85-87页 |
第6章 实例分析——南方创新科技园 | 第87-98页 |
6.1 项目背景 | 第87页 |
6.2 基地概况 | 第87-88页 |
6.3 规划原则 | 第88-90页 |
6.4 规划设计理念 | 第90-91页 |
6.5 功能结构 | 第91-93页 |
6.6 空间形态 | 第93-97页 |
6.6.1 规划空间结构 | 第94-95页 |
6.6.2 建筑单体空间形态 | 第95-96页 |
6.6.3 空间的人性化处理 | 第96-97页 |
6.7 交通组织 | 第97-98页 |
结语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 | 第104-105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