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高层建筑人员疏散仿真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各国安全疏散方法借鉴 | 第14-17页 |
1.2.4 各国消防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借鉴 | 第17页 |
1.3 研究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人员疏散危险性分析 | 第19-25页 |
2.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 第19-21页 |
2.1.1 蔓延速度快,易形成立体火灾 | 第19-20页 |
2.1.2 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 第20页 |
2.1.3 装备局限,火灾扑救难度大 | 第20-21页 |
2.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危险性分析 | 第21-24页 |
2.2.1 安全疏散时间长 | 第22页 |
2.2.2 火灾烟气影响大 | 第22-23页 |
2.2.3 疏散通道不通畅 | 第23页 |
2.2.4 被困人员心理负担重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3.1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不足 | 第25-26页 |
3.2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管理的疏忽 | 第26-28页 |
3.2.1 消防控制中心运作不正常 | 第26-27页 |
3.2.2 疏散通道缺乏监管 | 第27页 |
3.2.3 避难层(间)设置不规范 | 第27页 |
3.2.4 规避消防安全投资较为普遍 | 第27-28页 |
3.3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方式单一 | 第28-29页 |
3.4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仿真分析 | 第31-45页 |
4.1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 | 第31-33页 |
4.1.1 火灾报警时间 | 第32页 |
4.1.2 人员反应时间 | 第32-33页 |
4.1.3 人员运动时间 | 第33页 |
4.1.4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 | 第33页 |
4.2 人员疏散仿真过程 | 第33-40页 |
4.2.1 Pathfinder 仿真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4.2.2 高层建筑设定 | 第34-36页 |
4.2.3 疏散场景设定 | 第36-39页 |
4.2.4 仿真过程界面 | 第39-40页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0-44页 |
4.3.1 安全疏散设计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人员疏散方式的影响 | 第41-43页 |
4.3.3 对建筑物熟悉程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提高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效率的对策 | 第45-55页 |
5.1 加强防火安全疏散设计 | 第45-48页 |
5.1.1 增加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 | 第45-46页 |
5.1.2 缩短人员反应的时间 | 第46-47页 |
5.1.3 减短人员疏散的时间 | 第47-48页 |
5.2 普及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逃生技巧 | 第48-49页 |
5.2.1 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 | 第48-49页 |
5.2.2 不同环境下人员的逃生方法 | 第49页 |
5.2.3 自救、互救逃生 | 第49页 |
5.2.4 火灾逃生时应注意的事项 | 第49页 |
5.3 科学编制消防应急逃生预案并加强演习 | 第49-53页 |
5.4 推动立法,确保安全疏散工作的落实 | 第53-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