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缘起 | 第11-20页 |
第一节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产生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概述 | 第12-17页 |
一、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定义 | 第12页 |
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流程简介 | 第12-15页 |
三、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参与人与相关利益方 | 第15-16页 |
四、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的潜在风险分析 | 第16-17页 |
第三节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减排优势 | 第17-20页 |
一、巨大的减排潜力 | 第17-18页 |
二、长期减排成本低廉 | 第18页 |
三、弥补其他减排技术不足 | 第18页 |
四、对中国具有特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国际法律制度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气候变化法 | 第20-23页 |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第20-21页 |
二、《京都议定书》 | 第21-22页 |
三、《马拉喀什协定》中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规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国际海洋法 | 第23-26页 |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第23-24页 |
二、《伦敦议定书》 | 第24-25页 |
三、《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其他国际法律制度及不足 | 第26-29页 |
一、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废弃物跨境转移法 | 第26-27页 |
二、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国际知识产权法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外国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 | 第29-48页 |
第一节 各国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立法现状 | 第29-46页 |
一、欧盟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 | 第29-35页 |
二、德国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 | 第35-36页 |
三、英国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 | 第36-38页 |
四、美国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 | 第38-40页 |
五、加拿大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 | 第40-41页 |
六、澳大利亚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 | 第41-44页 |
七、其他国家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制度对比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发展现状及法律建议 | 第48-60页 |
第一节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发展现状 | 第48-52页 |
一、中国的能源现状 | 第48-50页 |
二、中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应用现状 | 第50-52页 |
第二节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政策与法律 | 第52-55页 |
一、中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环境政策 | 第52-53页 |
二、中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现行法规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外国立法对中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立法启示 | 第55-56页 |
一、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申请的核准 | 第55页 |
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的检测和环境评估影响 | 第55页 |
三、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的监督和检查 | 第55页 |
四、二氧化碳封存地点闭合事宜及闭合后的管理责任 | 第55-56页 |
五、应对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事故的措施 | 第56页 |
六、风险公布与公众支持 | 第56页 |
第四节 对我国未来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建设构想 | 第56-60页 |
一、我国未来针对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进行立法的必要性 | 第56-57页 |
二、对我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立法建议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
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