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物资经济理论论文

GZ学院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与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2-15页
        1.2.1 国外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博弈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校企合作博弈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主要概念界定第15-16页
        1.3.1 高职院校第15页
        1.3.2 校企合作第15-16页
        1.3.3 博弈论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GZ 学院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第18-31页
    2.1 GZ 学院物流专业概况第18-20页
    2.2 高职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第20-22页
        2.2.1. 开放式创新论第20-21页
        2.2.2 系统论第21页
        2.2.3 协同论第21页
        2.2.4 利益相关者论第21-22页
    2.3 物流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第22-23页
        2.3.1 校企合作是由物流专业性质所决定的第22页
        2.3.2 校企合作是物流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第22-23页
        2.3.3 校企合作是物流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23页
    2.4 GZ 学院物流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第23-29页
        2.4.1 “工学交替”模式第23-24页
        2.4.2 “2+1”模式第24-25页
        2.4.3 “订单式”模式第25-26页
        2.4.4 “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第26-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GZ 学院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31-35页
    3.1 GZ 学院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3.1.1 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评价主体单一第31页
        3.1.2 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不清第31-32页
        3.1.3 缺乏吸引物流企业参与的有效载体第32页
        3.1.4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第32页
    3.2 GZ 学院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3页
        3.2.1 缺乏健全的外部条件第33页
        3.2.2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第33页
        3.2.3 企业利益诉求不能有效体现第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GZ 学院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博弈分析第35-44页
    4.1 校企合作中各方的博弈分析第35-38页
        4.1.1 校企合作是一种非零和合作博弈第35-36页
        4.1.2 博弈分析第36-38页
    4.2 校企合作各种模式中的博弈分析第38-42页
        4.2.1 “2+1”模式博弈分析第38-39页
        4.2.2 “订单式”模式博弈分析第39-41页
        4.2.3 “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博弈分析第41-42页
    4.3 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是“利益分配”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GZ 学院物流专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第44-50页
    5.1 建立校企合作创新系统第44-45页
    5.2 依托大型企业集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第45-48页
        5.2.1 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第45-46页
        5.2.2 共建“校中厂”与“厂中校”实训基地第46页
        5.2.3 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第46-47页
        5.2.4 建立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下的长效“双元”办学机制第47-48页
    5.3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48-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总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件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羽毛球运动在石家庄市群众体育活动中健身效果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高职院校德育实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