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

中卫及周缘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引言第12-19页
    0.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0.1.1 课题来源第12页
        0.1.2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0.2.1 宁夏中卫及周缘地区研究现状第13-14页
        0.2.2 研究区早古生代地层对比现有方案第14页
    0.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0.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8页
        0.4.1 研究方法第15页
        0.4.2 技术路线第15-18页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8-19页
1 中卫及周缘地区早古生代区域地质概况第19-23页
    1.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背景第19页
        1.1.1 研究区位置第19页
        1.1.2 周缘板块活动特征第19页
    1.2 研究区地层第19-22页
    1.3 研究区早古生代区域发展史第22页
    1.4 研究区沉积区的划分第22-23页
2 寒武系地层统层与划分第23-46页
    2.1 寒武系划分中存在的问题第23-28页
        2.1.1 国际寒武纪地层 4 统划分方案第23-24页
        2.1.2 香山群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第24-27页
        2.1.3 寒武纪地层新旧组名统一第27-28页
    2.2 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第28-30页
    2.3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第30-33页
        2.3.1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的划分第31-32页
        2.3.2 寒武系生物地层对比第32-33页
    2.4 岩石地层发育特征第33-40页
        2.4.1 纽芬兰统第35页
        2.4.2 第二统第35页
        2.4.3 第三统第35-39页
        2.4.4 芙蓉统第39-40页
    2.5 寒武系典型剖面第40-43页
        2.5.1 大芨芨沟北-新井煤矿南寒武系香山群剖面第40-41页
        2.5.2 古城子寒武系张夏组剖面第41-43页
    2.6 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第43-46页
3 奥陶系地层统层与划分第46-74页
    3.1 奥陶系地层划沿革第46-47页
    3.2 奥陶系划分中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3.3 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第50-55页
        3.3.1 桌子山-灵武小区第50-52页
        3.3.2 银川-贺兰山小区第52-53页
        3.3.3 青龙山-平凉小区第53-54页
        3.3.4 中卫小区第54-55页
    3.4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第55-59页
        3.4.1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的划分第55-58页
        3.4.2 奥陶系生物地层对比第58-59页
    3.5 岩石地层发育特征第59-69页
        3.5.1 下奥陶统第62-63页
        3.5.2 中奥陶统第63-67页
        3.5.3 上奥陶统第67-69页
    3.6 奥陶系典型剖面第69-71页
    3.7 奥陶系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第71-74页
4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74-83页
    4.1 锆石年龄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作用第74-76页
    4.2 地层柱状剖面对比图第76-80页
    4.3 中卫及周缘地区早古生界地层简表第80-83页
5.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90页
个人简历第9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海冷泉区甲烷渗漏过程的原位观测研究
下一篇: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放线菌多样性及活性潜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