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健康照明 | 第11-12页 |
1.1.2 节约能源 | 第12-13页 |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办公空间天然采光的国内外研究 | 第13-15页 |
1.3.2 光生物效应的国内外研究 | 第15-17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5 研究特点及其创新 | 第17-19页 |
2 办公空间天然采光与光生物效应研究基础 | 第19-37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办公空间的特点、要求及标准 | 第19-21页 |
2.3 天然采光的特点、要求及标准 | 第21-22页 |
2.4 光生物效应 | 第22-27页 |
2.4.1 视觉认知与非视觉感知 | 第22-23页 |
2.4.2 光生物效应的特性 | 第23-24页 |
2.4.3 天然光对生物钟的影响 | 第24-26页 |
2.4.4 目前光生物效应的应用 | 第26-27页 |
2.5 办公空间视觉环境主观评价及天然采光现状调研 | 第27-37页 |
2.5.1 天空状况描述 | 第27-28页 |
2.5.2 重庆天然采光现状调研 | 第28-32页 |
2.5.3 视觉环境主观评价调研 | 第32-37页 |
3 基于光生物效应的办公空间天然采光实验 | 第37-61页 |
3.1 实验前期准备 | 第37-42页 |
3.1.1 瞳孔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3.1.2 实验器材的选择 | 第39-40页 |
3.1.3 试验时间的确定 | 第40-41页 |
3.1.4 实验地点的选择 | 第41-42页 |
3.2 实验思路和方法 | 第42页 |
3.2.1 实验思路 | 第42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42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42-44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61页 |
3.4.1 风速、室内温湿度 | 第44-46页 |
3.4.2 色温分析 | 第46-48页 |
3.4.3 亮度分析 | 第48-49页 |
3.4.4 照度分析 | 第49-50页 |
3.4.5 瞳孔直径分析 | 第50-52页 |
3.4.6 曲线拟合 | 第52-61页 |
4 光生物效应下办公空间天然采光合理建议及设计策略 | 第61-69页 |
4.1 基于光生物效应的办公空间采光合理建议 | 第61-66页 |
4.1.1 前期概念阶段 | 第63页 |
4.1.2 设计方案阶段 | 第63-66页 |
4.1.3 建筑使用阶段 | 第66页 |
4.2 基于光生物效应的办公空间天然采光节能建议 | 第66-6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106页 |
A 视觉环境主观评价问卷调查表 | 第75-77页 |
B 办公空间天然采光现状测量结果 | 第77-98页 |
C 天然光色温及亮度测量 | 第98-100页 |
D 光生物效应下办公空间天然采光实验数据 | 第100-106页 |
E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