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掺混天然气使用的互换性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沼气并入天然气管网使用可行性分析 | 第9-16页 |
1.2.1 中国沼气应用现状 | 第9-12页 |
1.2.2 中国当前主要气源及互换性问题 | 第12-14页 |
1.2.3 沼气并入天然气管网使用的优越性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1 沼气并网技术 | 第16-19页 |
1.3.2 “沼气+其它燃气”互换性研究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2 沼气掺混其他气源使用互换性理论计算 | 第23-41页 |
2.1 研究方法概述 | 第23-24页 |
2.2 指数法互换计算 | 第24-37页 |
2.2.1 华白数计算 | 第24-26页 |
2.2.2 燃烧势计算 | 第26-28页 |
2.2.3 A.G.A 法计算 | 第28-32页 |
2.2.4 韦弗指数法 | 第32-37页 |
2.2.5 判定结果分析 | 第37页 |
2.3 燃气互换性计算软件设计 | 第37-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沼气掺混重庆天然气燃烧试验设计 | 第41-49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3.2 CO_2掺混方式 | 第41-44页 |
3.2.1 掺混比例控制方法 | 第41-42页 |
3.2.2 控制方法的比较选择 | 第42-43页 |
3.2.3 混气方案的确定 | 第43页 |
3.2.4 混气装置的设计 | 第43-44页 |
3.3 试验系统简介 | 第44-45页 |
3.3.1 试验控制系统 | 第44页 |
3.3.2 试验测试系统 | 第44-45页 |
3.4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49页 |
3.4.1 小气体流量计 | 第45-46页 |
3.4.2 烟气分析仪 | 第46页 |
3.4.3 其他仪器设备 | 第46-49页 |
4 沼气掺混重庆天然气燃烧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49-73页 |
4.1 沼气掺混重庆天然气燃烧特性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49-65页 |
4.1.1 掺混沼气对一次空气系数的影响 | 第50-53页 |
4.1.2 掺混沼气对火焰状态的影响 | 第53-56页 |
4.1.3 掺混沼气对热负荷的影响 | 第56-58页 |
4.1.4 掺混沼气对热效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4.1.5 掺混沼气对烟气成份的影响 | 第60-65页 |
4.2 沼气掺混重庆天然气燃烧火焰稳定性研究 | 第65-71页 |
4.2.1 火焰稳定性试验 | 第65-67页 |
4.2.2 掺混沼气燃烧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试验 | 第67-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沼气混入天然气管网的方法与经济性评价 | 第73-81页 |
5.1 掺混方法 | 第73-77页 |
5.1.1 常见的燃气掺混装置 | 第73-77页 |
5.1.2 沼气与天然气的掺混方法探究 | 第77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77-79页 |
5.2.1 经济效益评价 | 第78页 |
5.2.2 环境及社会效益评价 | 第78-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81-83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6.2 本文的不足及建议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6页 |
A. 互换性软件计算结果 | 第89-92页 |
B. 试验装置及数据表 | 第92-96页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