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选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理论概述 | 第12-22页 |
2.1 全球化的定义 | 第12-15页 |
2.2 全球化的必然性 | 第15-16页 |
2.3 反全球化运动的内涵 | 第16-22页 |
2.3.1 反全球化运动的定义 | 第16-17页 |
2.3.2 反全球化运动理论 | 第17-22页 |
2.3.2.1 反新自由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2.3.2.2 反边缘化理论 | 第18-19页 |
2.3.2.3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 第19页 |
2.3.2.4 民族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3.2.5 比较优势陷阱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及原因分析 | 第22-34页 |
3.1 反全球化运动的起源 | 第22-23页 |
3.2 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 | 第23-24页 |
3.3 反全球化运动的基本特征 | 第24-28页 |
3.3.1 成分与目标的复杂性 | 第25页 |
3.3.2 技术手段的先进性 | 第25-26页 |
3.3.3 斗争方式及影响的双重性 | 第26-27页 |
3.3.4 地区及产业力量分布的不均衡性 | 第27-28页 |
3.3.5 无序性、无理性、自发性强 | 第28页 |
3.3.6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28页 |
3.4 反全球化运动的根源 | 第28-34页 |
3.4.1 贫富两极分化加剧 | 第29-30页 |
3.4.1.1 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化 | 第29页 |
3.4.1.2 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边缘化 | 第29-30页 |
3.4.2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 第30页 |
3.4.3 国际经济风险性增强 | 第30-32页 |
3.4.4 反全球化的思想根源 | 第32-34页 |
第4章 反全球化运动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 第34-40页 |
4.1 反全球化运动对国际政治的积极影响 | 第34-37页 |
4.1.1 促使国际组织体制改良 | 第34页 |
4.1.2 促使国家政府态度改观 | 第34-35页 |
4.1.3 加速人们探索和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 第35-36页 |
4.1.3.1 促使各国政府政策调整 | 第35页 |
4.1.3.2 加速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阴谋破产 | 第35-36页 |
4.1.3.3 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 第36页 |
4.1.4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 第36-37页 |
4.2 反全球化运动的消极影响 | 第37-40页 |
4.2.1 成份复杂、目标各异构成了新的冲突和分裂 | 第37-38页 |
4.2.2 无序膨胀、暴力对抗形成了新的国际性社会问题 | 第38页 |
4.2.3 某些发达国家的反全球化者错误地将矛头指向发展中国家 | 第38-40页 |
第5章 反全球化运动的前景及应对 | 第40-46页 |
5.1 反全球化运动的前景 | 第40-41页 |
5.2 反全球化运动的启示 | 第41-42页 |
5.3 反全球化运动的应对 | 第42-46页 |
5.3.1 改革国际经济组织,对其进行国际管理 | 第42-43页 |
5.3.2 协调各方经济利益,追求全球可持续发展 | 第43-44页 |
5.3.2.1 发挥WTO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 第43-44页 |
5.3.2.2 解决跨国公司产生的环境问题 | 第44页 |
5.3.3 争取公正、合理和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