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基于农田秸秆循环利用的“稻—麦”轮作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前言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8页
   ·农田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方式第12页
   ·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第12-17页
     ·能值理论研究领域第13页
     ·能值理论的应用实例第13-17页
   ·文献小结第17-18页
3 能值分析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第18-22页
   ·能值分析的基本概念第18页
     ·能值的概念第18页
     ·能值转换率第18页
     ·能值分析的基本概念第18页
   ·能值分析与能量分析的区别第18-19页
   ·能值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第19-20页
   ·能值指标体系第20-22页
4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研究区概况第22页
   ·研究目标第22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研究内容第22-24页
     ·技术路线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6页
     ·数据获取方法第24-25页
     ·产量测定及数据分析方法第25-26页
5 结果与分析第26-50页
   ·"稻-麦"轮作生产系统能值分析第26-37页
     ·传统耕作管理模式下的"稻-麦"轮作生产系统能值分析第26-28页
     ·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下的"稻-麦"轮作生产系统能值分析第28-30页
     ·"秸秆-食用菌-菌渣-粮"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第30-37页
   ·"稻-麦"轮作生产系统能值比较分析第37-40页
     ·不同生产模式下"稻-麦"轮作生产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第38-39页
     ·不同生产模式下"稻-麦"轮作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第39页
     ·不同生产模式下"稻-麦"轮作生产系统能值投入指标比较第39-40页
   ·小麦、水稻亚系统能值比较分析第40-48页
     ·小麦亚系统不同种植方式能值比较分析第40-44页
     ·水稻亚系统能值比较分析第44-48页
   ·小结第48-50页
     ·"稻-麦"轮作生产系统能值比较分析第48-49页
     ·小麦、水稻亚系统能值比较分析第49-50页
6 农田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模式的优化建议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魔芋葡甘聚糖的免疫功能评价
下一篇:大麦HvRBR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