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2页
第1章 导论第12-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1 目前相对较多的是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创新的案例研究第14页
        1.2.2 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系统研究已经起步第14-15页
        1.2.3 国外公务员管理内核思想为提名制度延伸研究提供参考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研究特点第16-17页
        1.4.1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第16页
        1.4.2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第16-17页
        1.4.3 着眼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第17页
        1.4.4 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系统配套第17页
    1.5 论文创新点和主要不足第17-19页
        1.5.1 创新点第17-18页
        1.5.2 主要不足第18-19页
第2章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回顾与思考第19-29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提名的概念属性第19页
        2.1.2 提名的具体内容第19-20页
        2.1.3 提名的流程定位第20页
        2.1.4 提名的适用范围第20页
    2.2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的沿革与特征第20-25页
        2.2.1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国前的28年第21页
        2.2.2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第21-22页
        2.2.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22-25页
    2.3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的启示与经验第25-27页
        2.3.1 必须坚持正确理论指导第25-26页
        2.3.2 必须坚持扩大民主方针第26页
        2.3.3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第26页
        2.3.4 必须坚持系统配套理念第26-27页
        2.3.5 必须坚持于事简便要求第27页
    2.4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的功能与作用第27-29页
        2.4.1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环节第27页
        2.4.2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是把握用人导向的关键时机第27-28页
        2.4.3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是提高干部任用质量的核心关口第28页
        2.4.4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是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第28-29页
第3章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9-35页
    3.1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第29-31页
        3.1.1 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认识逐步深化第29-30页
        3.1.2 传统的组织提名方式明显改进和规范第30页
        3.1.3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探索不断加强第30-31页
        3.1.4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的监督制度渐成体系第31页
    3.2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35页
        3.2.1 提名环节整体制度化建设水平滞后第31-32页
        3.2.2 提名主体越位和缺位同时并存第32页
        3.2.3 提名操作程序规定不够明确和完整第32-33页
        3.2.4 提名标准不够具体、依据不够充分第33页
        3.2.5 提名责任模糊和虚化,难以追究第33-35页
第4章 科学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的几个关键问题第35-45页
    4.1 在提名工作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问题第35-38页
        4.1.1 党管干部与党委书记管干部的关系第35-36页
        4.1.2 党管干部与党组织管干部的关系第36页
        4.1.3 党管干部与党管人头的关系第36-37页
        4.1.4 党管干部与扩大民主的关系第37页
        4.1.5 党管干部与制度管干部的关系第37-38页
    4.2 “一把手”的提名权问题第38-39页
        4.2.1 必须充分尊重“一把手”的提名权第38页
        4.2.2 必须对“一把手”的提名权进行规范第38-39页
        4.2.3 必须加强对“一把手”提名权的监督第39页
    4.3 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问题第39-42页
        4.3.1 扩大民主与正确集中的关系第39-40页
        4.3.2 民主存量与民主增量的关系第40页
        4.3.3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第40-41页
        4.3.4 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关系第41-42页
        4.3.5 程序民主和实体民主的关系第42页
    4.4 提名环节的责权关系问题第42-45页
        4.4.1 “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第42-43页
        4.4.2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43页
        4.4.3 “推荐主体与提名主体”第43页
        4.4.4 “谁提名谁负责”第43-44页
        4.4.5 “出了问题要有人担责”第44-45页
第5章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对策和建议第45-55页
    5.1 规范“提名有序”,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流程第45-46页
        5.1.1 关键岗位领导干部提名工作流程第45-46页
        5.1.2 一般岗位领导干部提名工作流程第46页
    5.2 规范“提名有因”,进一步明确干部动议调整的动因和条件第46-47页
        5.2.1 界定动议的具体程序和内容第46-47页
        5.2.2 明确动议的条件第47页
        5.2.3 严肃动议的纪律第47页
        5.2.4 增强动议的计划性第47页
    5.3 规范“提名有主”,进一步明确各提名主体的提名权限和行为第47-49页
        5.3.1 明确党委(党组)的提名权限和行为第48页
        5.3.2 明确党委书记的提名权限和行为第48页
        5.3.3 明确组织部门的提名权限和行为第48-49页
        5.3.4 明确其他主体的提名权限和行为第49页
    5.4 规范“提名有据”,进一步强化对提名各要素的综合分析研判第49-51页
        5.4.1 模型分析确定优化方向第49-50页
        5.4.2 结构分析定选拔职位第50页
        5.4.3 班子分析定配备条件第50页
        5.4.4 队伍分析定选拔范围第50-51页
        5.4.5 比较分析定选拔方式第51页
    5.5 规范“提名有责”,进一步加强对提名工作的监督和制约第51-52页
        5.5.1 建立提名工作全程纪实制度第51页
        5.5.2 严格落实选人用人各项监督制度第51-52页
        5.5.3 严肃违规用人问题责任追究制度第52页
    5.6 规范“保障措施”,为改进和完善提名工作提供配套制度建设第52-55页
        5.6.1 加强宣传引导和理论研究第53页
        5.6.2 探索建立岗位职位说明书制度第53页
        5.6.3 完善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制度第53页
        5.6.4 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机制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参政党的任务
下一篇:孙奇逢《理学宗传》的道统观--关于阳明心学道统地位的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