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章 宋及宋前茶文化概述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宋前茶文化历程回顾 | 第17-20页 |
一、六朝及之前的茶文化:启蒙阶段 | 第17-18页 |
二、唐代茶文化:形成阶段 | 第18-20页 |
第二节 茶文化的全面兴盛——宋代茶文化 | 第20-24页 |
一、宋代茶文化兴盛的时代背景 | 第20-22页 |
二、宋代茶文化兴盛之表现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侑茶词 | 第24-47页 |
第一节 侑茶词概况 | 第24-27页 |
第二节 酒——茶——汤的完整宴会程序 | 第27-35页 |
一、从“华筵饮散”之茶到“龙团分罢”之汤:酒——茶——汤的完整宴会程序 | 第27-31页 |
二、茶席赋茶词——几首同调《满庭芳》 | 第31-34页 |
三、宴席中的汤词和熟水词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侑茶词的意义 | 第35-41页 |
一、“碾春焙、愿少延欢洽”:“惜馀欢” | 第36-37页 |
二、“烹茶留客驻金鞍”:留客 | 第37-40页 |
三、“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解酒醒醒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春笋惯分茶”:茶席上的歌妓 | 第41-47页 |
一、宋代歌妓制度 | 第41-44页 |
二、“煎点径须烦绿珠”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涉茶词 | 第47-78页 |
第一节 茶之品类与茶的采制 | 第48-56页 |
一、“北苑春风,方圭圆壁,万里名动京关”——精绝的团饼茶 | 第48-53页 |
二、“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茶的采制 | 第53-56页 |
第二节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水与器的交响 | 第56-63页 |
一、“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好茶配好水 | 第56-59页 |
二、“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好器出好茶 | 第59-63页 |
第三节 点茶与斗茶 | 第63-73页 |
一、“金箸春葱击拂,花瓷雪乳珍奇”——点茶之艺 | 第63-68页 |
二、“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茗战”之乐 | 第68-73页 |
第四节 茶功与茶境 | 第73-78页 |
一、“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功德无量话茗饮 | 第73-75页 |
二、“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人美、境美、茶美、水美、艺美的品饮境界 | 第75-78页 |
第四章 茶词的文化审美蕴涵 | 第78-88页 |
第一节 宋型文化:内倾性和世俗色彩 | 第78-80页 |
第二节 茶利礼仁 温柔敦厚 | 第80-82页 |
第三节 茶禅一味 隐士心态 | 第82-85页 |
第四节 雅俗共赏 心自在之 | 第85-88页 |
第五章 茶词研究的当代意义 | 第88-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