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侵权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7-8页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第8-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环境侵权概述第11-17页
    一、环境侵权的界定第11-13页
        (一) 环境侵权的概念第11-12页
        (二) 环境侵权的客体第12-13页
    二、环境侵权与一般侵权的区别第13-15页
        (一) 环境侵权原因的复杂性第13-14页
        (二) 环境侵权双方主体力量的悬殊性第14页
        (三) 环境侵权过程的间接性、缓慢性和累积性第14-15页
        (四) 环境侵权后果的社会性第15页
    三、环境侵权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的难点第15-17页
        (一) 环境侵权谁来诉如何诉第15-16页
        (二) 环境侵权如何惩罚第16页
        (三) 重大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机制第16-17页
第二章 环境侵权的公益诉讼第17-26页
    一、环境侵权公益诉讼概述第17-20页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第17-18页
        (二) 环境侵权公益诉讼的必然性第18-19页
        (三) 环境侵权公益诉讼的特征第19-20页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域外法律比较与借鉴第20-22页
        (一) 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第20-21页
        (二) 日本的环境保护诉讼制度第21-22页
        (三) 法国、德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22页
    三、我国环境侵权公益诉讼现状与完善第22-26页
        (一)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现状第22-23页
        (二)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三)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第24-26页
第三章 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第26-33页
    一、环境侵权责任方式概述第26-29页
        (一) 环境侵权适用救济性责任方式的缺陷第26-27页
        (二) 惩罚性赔偿方式适用的必要性第27-29页
    二、惩罚性赔偿方式论述第29-30页
        (一) 惩罚性赔偿方式的现实基础第29页
        (二) 惩罚性赔偿的实践基础第29-30页
    三、我国环境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方式的构想第30-33页
        (一)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第30-31页
        (二) 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数额确定及分配第31-33页
第四章 环境侵权责任分担的社会化第33-41页
    一、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的概述第33-35页
        (一) 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第33-34页
        (二) 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的界定第34-35页
    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第35-38页
        (一)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概述第35-36页
        (二)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借鉴第36页
        (三) 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现状及分析第36-38页
    三、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第38-41页
        (一) 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概念第38页
        (二)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特征第38-39页
        (三)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的构建第39-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
下一篇:浙江省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