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GIS 应用于地下水水质分布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GIS 和分形理论应用于地下水位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0-26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21页 |
·气候条件 | 第21-24页 |
·地形地貌条件 | 第24页 |
·水资源状况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6-37页 |
·分形理论 | 第26-28页 |
·地理信息系统工具(ArcGIS 9.2 软件) | 第28-29页 |
·初期资料处理方法 | 第29-32页 |
·研究区行政区划图切割 | 第29-30页 |
·水质监测井位图层和地下水位监测井位图层的建立 | 第30页 |
·地下水位过程线及降水量过程线的绘制 | 第30-32页 |
·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水质指标字段及指标值的添加 | 第32页 |
·水质指标空间分布图的绘制 | 第32-33页 |
·地下水位分年段逐月平均水位TIN 表面图层的绘制 | 第33-34页 |
·地下水位分维数及降水量分维数计算方法 | 第34-37页 |
·CAD 过程线的加载与格式转换 | 第34-35页 |
·分维数计算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异特征 | 第37-54页 |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第38-52页 |
·PH 值变动分析 | 第39-40页 |
·总碱度变动分析 | 第40-42页 |
·总硬度变动分析 | 第42-43页 |
·矿化度变动分析 | 第43-45页 |
·阴离子变动分析 | 第45-47页 |
·水质类别分析 | 第47-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及其分形特征研究 | 第54-77页 |
·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 | 第55-70页 |
·地下水逐旬水位过程线分年段比较分析 | 第55-57页 |
·分年段各月平均地下水位TIN 表面分析 | 第57-70页 |
·研究区地下水位分形特征研究 | 第70-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降水量分形特征及其与地下水位分形特征关系研究 | 第77-83页 |
·研究区降水量分形特征研究 | 第77-80页 |
·降水量分形特征与地下水位分形特征的关系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3-87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85-87页 |
·存在问题 | 第85-86页 |
·建议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