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异常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4-18页 |
2.1 Harris算法 | 第14页 |
2.2 混合高斯背景建模法 | 第14-15页 |
2.3 DirectShow技术 | 第15-16页 |
2.4 基于MSCOMM控件的串口通信技术 | 第16-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特征点的提取与优化方法 | 第18-28页 |
3.1 特征点提取 | 第18-19页 |
3.2 运动前景区域提取 | 第19-21页 |
3.3 特征点提取与优化 | 第21-23页 |
3.4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23-2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4 基于运动强度场的群体异常检测方法 | 第28-48页 |
4.1 特征点的跟踪 | 第28-30页 |
4.2 运动强度场的构建 | 第30-37页 |
4.2.1 特征点运动强度属性描述 | 第30-32页 |
4.2.2 群体运动强度场描述 | 第32页 |
4.2.3 运动强度场构建 | 第32-34页 |
4.2.4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4.3 群体异常行为检测 | 第37-46页 |
4.3.1 归一化处理 | 第37-39页 |
4.3.2 群体异常判决器 | 第39-41页 |
4.3.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群体异常监测系统的实现 | 第48-58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 第48页 |
5.1.1 系统硬件环境 | 第48页 |
5.1.2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8页 |
5.2 系统结构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48-52页 |
5.2.1 系统整体结构 | 第48-49页 |
5.2.2 视频图像信息采集模块 | 第49页 |
5.2.3 图像预处理模块 | 第49-50页 |
5.2.4 特征点集的提取与优化模块 | 第50-51页 |
5.2.5 构建群体运动强度场模块 | 第51-52页 |
5.2.6 群体异常检测模块 | 第52页 |
5.3 群体异常监测系统 | 第52-55页 |
5.3.1 系统的操作界面 | 第52-53页 |
5.3.2 动态绘制图线功能的实现 | 第53-54页 |
5.3.3 系统工作流程 | 第54-55页 |
5.4 运行测试 | 第55-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6.2 系统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