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3页 |
1.2.1 水力压裂对地下水污染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水力压裂对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区域自然与地质概况 | 第15-29页 |
2.1 自然与社会经济 | 第15-21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2.1.2 气象水文 | 第15-16页 |
2.1.3 水文特征 | 第16-21页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第21页 |
2.3 地质构造 | 第21-23页 |
2.4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2.5 地层岩性 | 第24-26页 |
2.5.1 震旦系 | 第24页 |
2.5.2 寒武系 | 第24-26页 |
2.6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 第26页 |
2.6.1 松散岩类孔隙水 | 第26页 |
2.6.2 风化带网状裂隙水 | 第26页 |
2.7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特征 | 第26-29页 |
2.7.1 地下水补给 | 第26-28页 |
2.7.2 地下水径流 | 第28页 |
2.7.3 地下水排泄 | 第28页 |
2.7.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28-29页 |
第3章 水力压裂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数值模型 | 第29-53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9-30页 |
3.2 压裂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3.3 模型概化 | 第31-33页 |
3.4 模拟软件选择 | 第33-39页 |
3.4.1 MODFLOW | 第33-35页 |
3.4.2 FEFLOW | 第35页 |
3.4.3 SUTRA-MS | 第35-36页 |
3.4.4 TOUGH2 | 第36-39页 |
3.5 数学方程 | 第39-46页 |
3.5.1 基本物质—能量平衡方程 | 第39-43页 |
3.5.2 空间与时间上的离散方程 | 第43-46页 |
3.6 模型网格剖分 | 第46-47页 |
3.7 模型参数 | 第47-50页 |
3.8 模型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第4章 数值模型的多情景预测及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53-65页 |
4.1 数值模型的多情景预测 | 第53-57页 |
4.1.1 有断层的水平井 | 第53-54页 |
4.1.2 无断层的直井 | 第54-55页 |
4.1.3 无断层的水平井 | 第55-57页 |
4.1.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页 |
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7-65页 |
4.2.1 岩层性质 | 第58-60页 |
4.2.2 断层性质 | 第60-62页 |
4.2.3 水力压裂区域性质 | 第62-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建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