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社区银行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模式分析 | 第15-21页 |
一、社区银行的概念 | 第15页 |
二、社区银行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普惠金融理论 | 第15-16页 |
(二)产权制度理论 | 第16页 |
(三)金融共生理论 | 第16-17页 |
三、社区银行的发展模式分析 | 第17-20页 |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模式 | 第17-18页 |
(二)我国已有的社区银行发展模式 | 第18-19页 |
(三)社区银行发展经验总结和借鉴 | 第19-20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1-29页 |
一、民生银行重庆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一)主要经营业绩 | 第21-23页 |
(二)开业以来完成的主要工作及亮点 | 第23-24页 |
二、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6页 |
(一)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需要 | 第24-25页 |
(二)满足中小企业及社区居民金融需求的需要 | 第25页 |
(三)恢复社区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需要 | 第25-26页 |
(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需要 | 第26页 |
三、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8页 |
(一)服务对象“社区性” | 第26-27页 |
(二)业务范围“社区性” | 第27页 |
(三)管理模式“社区性” | 第27-28页 |
(四)网点布局“社区性” | 第28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发展社区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一、外部环境 | 第29-31页 |
(一)同行之间竞争大 | 第29-30页 |
(二)替代品威胁形势严峻 | 第30页 |
(三)民众对社区银行的认识度不够 | 第30-31页 |
(四)政府支持和监管不到位 | 第31页 |
二、内部环境 | 第31-34页 |
(一)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 | 第31-32页 |
(二)转型步伐缓慢 | 第32页 |
(三)网点盲目扩张 | 第32-33页 |
(四)人力资源方面需充足 | 第33-34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发展社区银行的策略 | 第35-42页 |
一、完善产品,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 第35-36页 |
(一)为客户量身打造产品和服务 | 第35-36页 |
(二)分层服务,组合营销 | 第36页 |
二、加快转型步伐,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 第36-37页 |
(一)加快转型步伐,全面拓宽零售业务 | 第36-37页 |
(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扩大产品认知度 | 第37页 |
三、加强选址要求,构建运营服务体系 | 第37-39页 |
(一)重视社区银行的选址规划工作 | 第37-38页 |
(二)构建运营服务体系 | 第38-39页 |
四、加强管理,严控风险,培养社区银行高素质人才 | 第39-42页 |
(一)加大对社区银行的业务管理力度 | 第39-40页 |
(二)主动规避道德风险 | 第40页 |
(三)培养社区银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