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制度参数调整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6页
        1.2.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13-14页
        1.2.2 保险基金平衡第14-15页
        1.2.3 制度参数调整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18页
        1.4.2 研究不足第18-20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20-34页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28页
        2.1.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风险第20页
        2.1.2 制度参数调整路径第20-27页
        2.1.3 文献评述第27-28页
    2.2 制度参数调整作用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理论基础第28-34页
        2.2.1 政府干预理论第28-30页
        2.2.2 一般均衡理论第30-32页
        2.2.3 系统动力学理论第32-34页
第3章 制度参数调整的经济学分析第34-41页
    3.1 制度参数调整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第34-36页
        3.1.1 制度参数调整的产出问题第34页
        3.1.2 制度参数调整弥补养老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第34-35页
        3.1.3 制度参数调整规避养老保险市场风险第35-36页
        3.1.4 制度参数调整的成本问题第36页
    3.2 制度参数调整的经济约束第36-38页
        3.2.1 制度参数调整的基金投资约束第37页
        3.2.2 制度参数调整的财政补贴约束第37-38页
    3.3 制度参数调整的经济效率第38-41页
第4章 制度参数调整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影响的仿真模拟分析——以重庆市为例第41-71页
    4.1 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环境第41-49页
        4.1.1 人口老龄化第41-43页
        4.1.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第43-45页
        4.1.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现状第45-47页
        4.1.4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数现状第47-49页
    4.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构建第49-59页
        4.2.1 模型构建的基本框架第49-51页
        4.2.2 因果关系模型第51-52页
        4.2.3 积流模型第52页
        4.2.4 人口参数设定第52-56页
        4.2.5 经济参数设定第56-59页
    4.3 制度参数调整的政策仿真模拟第59-71页
        4.3.1 制度参数调整目标第59-61页
        4.3.2 单一制度参数调整下的基金平衡趋势第61-63页
        4.3.3 多制度参数调整下的基金平衡趋势第63-68页
        4.3.4 考虑机关事业单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第68-71页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1-74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政策建议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与参与项目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社区银行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民生银行重庆分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