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微电机论文--控制用微电机论文--步进式微电机论文

融合控制在步进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页
    1.2 伺服系统简介第10-12页
        1.2.1 液压伺服系统简介第11页
        1.2.2 直流伺服系统简介第11页
        1.2.3 交流伺服系统简介第11-12页
    1.3 步进电机伺服系统第12-13页
        1.3.1 步进电机及其运行方式第12页
        1.3.2 步进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第12-13页
    1.4 课题的研究目标第13-14页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结构第14-16页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
        1.5.2 课题技术难点第14页
        1.5.3 论文主要结构第14-16页
2 混合式步进电机的理论特性以及驱动方式第16-27页
    2.1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内部结构第16-17页
    2.2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2.3 步进电机的主要问题第18-20页
        2.3.1 步进电机的振荡与失步问题第18-19页
        2.3.2 步进电机的性能指标第19-20页
    2.4 混合式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第20-24页
        2.4.1 单电压驱动第20-21页
        2.4.2 高低压驱动第21-22页
        2.4.3 恒流斩波驱动第22-23页
        2.4.4 细分驱动第23-24页
    2.5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4-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电路设计第27-36页
    3.1 细分驱动器设计思路第27页
    3.2 硬件结构设计第27-28页
    3.3 各模块电路设计第28-35页
        3.3.1 DSP芯片第28-29页
        3.3.2 光耦隔离电路第29-30页
        3.3.3 电流选择电路第30-31页
        3.3.4 细分控制电路第31-32页
        3.3.5 保护电路第32-33页
        3.3.6 H桥驱动电路第33-34页
        3.3.7 电源模块设计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步进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辨识第36-54页
    4.1 系统辨识概述第36-37页
        4.1.1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第36页
        4.1.2 系统辨识的基本流程第36-37页
    4.2 辨识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第37-41页
        4.2.1 辨识数据的获取第37-39页
        4.2.2 辨识数据的预处理第39-41页
        4.2.3 性能评价第41页
    4.3 BP神经网络辨识第41-48页
        4.3.1 神经网络简介第41-43页
        4.3.2 BP神经网络概述第43-44页
        4.3.3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第44-45页
        4.3.4 BP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第45-48页
    4.4 基于混合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系统辨识第48-53页
        4.4.1 RBF神经网络概述第48-49页
        4.4.2 混合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第49-51页
        4.4.3 基于聚类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系统辨识第51-53页
    4.5 两种辨识方法的比较第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步进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第54-71页
    5.1 PID控制第54-55页
        5.1.1 PID控制概述第54-55页
        5.1.2 PID控制算法第55页
    5.2 模糊控制第55-59页
        5.2.1 模糊控制概述第55-56页
        5.2.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56-59页
    5.3 遗传算法第59-61页
        5.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第59-60页
        5.3.2 遗传算法的优化流程第60-61页
    5.4 遗传算法优化模糊、PID融合控制器的设计第61-66页
        5.4.1 位置控制器第62-65页
        5.4.2 速度控制器第65-66页
    5.5 融合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第66-69页
        5.5.1 驱动仿真模型第66-67页
        5.5.2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67-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上位机设计与半实物仿真第71-77页
    6.1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71-74页
        6.1.1 用户界面设计第71-72页
        6.1.2 通信协议第72-74页
    6.2 步进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第74-76页
    6.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7 总结及展望第77-79页
    7.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第77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77页
    7.3 后续工作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供电局集约化管理研究
下一篇: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市供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