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度重质油分子蒸馏工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页 |
1.2 重质油加工技术 | 第8-13页 |
1.2.1 热裂解技术 | 第9-10页 |
1.2.2 重质油催化裂化 | 第10页 |
1.2.3 溶剂脱沥青 | 第10-11页 |
1.2.4 加氢 | 第11页 |
1.2.5 重质油分离技术 | 第11-13页 |
1.3 分子蒸馏技术 | 第13-15页 |
1.3.1 分子蒸馏原理 | 第13页 |
1.3.2 分子平均自由程 | 第13-14页 |
1.3.3 分离因数 | 第14页 |
1.3.4 蒸发速率 | 第14-15页 |
1.4 分子蒸馏过程及特点 | 第15-18页 |
1.4.1 分子蒸馏过程 | 第15-16页 |
1.4.2 分子蒸馏的优势 | 第16-17页 |
1.4.3 分子蒸馏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1.5 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18-20页 |
1.5.1 分子蒸馏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5.2 分子蒸馏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3 分子蒸馏在香精香料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5.4 分子蒸馏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分子蒸馏分离重质油轻组分的物性分析 | 第21-31页 |
2.1 重质油族组成的测定分析 | 第21-25页 |
2.1.1 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1.3 结果与讨论 | 第24-25页 |
2.2 粘度与密度测定 | 第25-27页 |
2.2.1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2.3 硫含量和残炭值的测定 | 第27-29页 |
2.3.1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2.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2.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29页 |
2.4 分子蒸馏轻重组分的测试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分子蒸馏分离重质油工艺研究 | 第31-46页 |
3.1 预处理 | 第31-33页 |
3.2 分子蒸馏分离实验 | 第33-36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3.2.3 分子蒸馏工艺流程 | 第34-35页 |
3.2.4 检测标准及方法 | 第35-36页 |
3.3 单因素工艺条件研究 | 第36-43页 |
3.3.1 系统压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蒸馏温度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3 预热温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4 刮膜转速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5 进料速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 分子蒸馏分离重质油工艺条件优化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分子蒸馏器的设计核算 | 第46-63页 |
4.1 分子蒸馏器基本参数的设计 | 第46-48页 |
4.1.1 液膜厚度及分子蒸馏蒸馏外径的计算 | 第46-47页 |
4.1.2 停留时间及蒸发面高度的计算 | 第47-48页 |
4.2 蒸发器面积的核算 | 第48-50页 |
4.3 冷凝器面积的核算 | 第50-51页 |
4.4 分子蒸馏器设备的设计 | 第51-54页 |
4.4.1 分子蒸馏器的整体结构 | 第51-53页 |
4.4.2 分子蒸馏设备的内部结构 | 第53-54页 |
4.5 分子蒸馏附属设备的设计 | 第54-57页 |
4.5.1 预热器的设计 | 第54-56页 |
4.5.2 导热油浴的选择 | 第56页 |
4.5.3 真空机组的选择 | 第56-57页 |
4.6 小型分子蒸馏设备的型号 | 第57-58页 |
4.7 分子蒸馏模拟实沸点蒸馏 | 第58-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