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三山五园地区功能提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北京的示范作用和重要影响力第10页
        1.1.2 北京资源条件的限制与城市跨越式发展第10-11页
        1.1.3 三山五园的独特性第11页
    1.2 重要概念的界定与区分第11-13页
        1.2.1 自组织与他组织第11-12页
        1.2.2“清三山五园”与“三山五园地区”第12页
        1.2.3 城市功能区与城市“绿心”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框架与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2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自组织与城市相关理论综述第16-24页
    2.1 自组织理论概述第16-19页
        2.1.1 自组织理论产生与发展第16页
        2.1.2 相关自组织理论概述第16-19页
    2.2 城市的自组织特性研究第19-22页
        2.2.1 城市系统的耗散特性第19-20页
        2.2.2 城市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第20-21页
        2.2.3 城市自组织的整体性第21-22页
    2.3 国内外自组织理论与自组织城市研究概述第22-23页
        2.3.1 国外研究第22页
        2.3.2 国内研究第22-23页
    2.4 功能区研究对自组织理论的应用第23-24页
第3章 自组织规律在功能区研究的运用第24-40页
    3.1 自组织与他组织“竞争”的演化动力——纽约中央公园第24-28页
        3.1.1 自组织与他组织“竞争”下的演进过程第24-27页
        3.1.2 基于动态更新的组织模式分析第27-28页
        3.1.3 小结第28页
    3.2 社会与自然系统“协同”的演化动力——杭州西湖第28-32页
        3.2.1 自然规律主导的系统演变分析第29-30页
        3.2.2 西湖的社会文化影响分析第30-31页
        3.2.3 小结第31-32页
    3.3 序参量自生并主导系统的演化方式——北京三里屯第32-36页
        3.3.1 序参量产生条件的随机性与确定性第33页
        3.3.2 他组织规划重构系统的演化过程第33-35页
        3.3.3 自组织序参量与他组织作用分析第35-36页
    3.4 他组织激发自组织序参量的演化方式——台湾桃米里第36-40页
        3.4.1 社区营造与桃米里概述第36-37页
        3.4.2 封闭系统的开放与他组织力介入第37-38页
        3.4.3 自组织的主导与他组织的让位第38-39页
        3.4.4 他组织与自组织对系统和序参量的作用分析第39-40页
第4章 三山五园地区自组织演变研究第40-57页
    4.1 系统的自组织缘起——初期到鼎盛第40-48页
        4.1.1 初级自然系统演化为复杂系统第40-43页
        4.1.2 清三山五园各园区简介第43-47页
        4.1.3 清三山五园整体的文化与景观价值第47-48页
    4.2 系统的涨落与失衡——鼎盛到衰落第48-52页
        4.2.1 突变——外力损毁后的用地置换第48-50页
        4.2.2 渐变——御园功能丧失第50-51页
        4.2.3 渐变是系统演变过程的主导因素第51-52页
    4.3 子系统间“竞争与协同”的演化动力第52-55页
        4.3.1 文化遗产导向——已丧失功能的复兴第52-53页
        4.3.2 生态廊道导向——对环境提升的需求第53-54页
        4.3.3 系统中的竞争与协同动力分析第54-55页
    4.4 三山五园地区发展面临的阻碍第55-57页
        4.4.1 自然系统的割裂与不完整第55-56页
        4.4.2 社会经济系统的无序和过度扩张第56-57页
第5章 三山五园地区自组织功能提升第57-66页
    5.1 城市生态功能区构建的提出第57-59页
        5.1.1 城市系统进化——创新性序参量的重要性第57-58页
        5.1.2 城市生态功能区模式的构想第58-59页
        5.1.3 保持三山五园生态基核为主导第59页
    5.2 现有辅助功能提升第59-65页
        5.2.1 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创意产业第59-62页
        5.2.2 国际汉文化修学第62-63页
        5.2.3 皇家园林展示第63-64页
        5.2.4 小结——文化特区的建立第64-65页
    5.3 更多序参量的孕育条件支持第65-66页
        5.3.1 当前信息时代背景的优势第65页
        5.3.2 政府他组织力的政策支持第65页
        5.3.3 自组织团体协同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T2航站楼改造工程不停航施工项目管理
下一篇:蓄能水罐蓄冷过程温度分布CFD动态模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