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泰州学派中的江西籍学者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7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7-12页 |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泰州学派及其在江西的兴衰 | 第14-43页 |
| 一、泰州学派的兴起 | 第14-25页 |
| 二、泰州学派在江西的传承 | 第25-42页 |
| 三、明清之际的泰州学及其消亡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明代江西籍泰州学者的厘定和分类 | 第43-56页 |
| 一、明代江西籍泰州学派学者的厘定 | 第43-50页 |
| 二、明代江西籍泰州学派学者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50-56页 |
| 第四章 明代江西籍重要泰州学者其思想 | 第56-62页 |
| 一、徐樾:“知性率命”说 | 第56-57页 |
| 二、颜钧:大中学 | 第57-59页 |
| 三、罗汝芳:“赤子之心”说 | 第59-60页 |
| 四、何心隐:“寡欲”、“节欲”说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明代江西泰州学之盛及其历史影响 | 第62-71页 |
| 一、明代江西泰州学盛行及其缘由 | 第62-66页 |
| 二、明代江西泰州学衰落的原因 | 第66-69页 |
| 三、明代江西泰州学的历史影响 | 第69-71页 |
| 结语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后记 | 第76-77页 |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的状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