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执金吾探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7-12页 |
|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 第7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 (三)选题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 (四)范围界定 | 第11-12页 |
| 一、汉代执金吾的源流 | 第12-24页 |
| (一)从中尉到执金吾 | 第12-19页 |
| 1.名称渊源 | 第12-13页 |
| 2.秩禄等级 | 第13-14页 |
| 3.属官与掌职 | 第14-19页 |
| (二)执金吾职能的演变 | 第19-24页 |
| 1.徼循京师,禁备盗贼 | 第19-20页 |
| 2.逮捕罪犯,审治狱案 | 第20页 |
| 3.京戍屯卫,临时征伐 | 第20-22页 |
| 4.天子出行,职行先导 | 第22页 |
| 5.司职消防,管理兵器 | 第22-24页 |
| 二、汉代执金吾任职者社会背景 | 第24-43页 |
| (一)执金吾人物考辩 | 第24-35页 |
| 1、执金吾任职者汇总 | 第24-32页 |
| 2、执金吾任职者考辨与说明 | 第32-35页 |
| (二)执金吾任职者籍贯分布 | 第35-40页 |
| 1.籍贯分布概况 | 第36-37页 |
| 2.籍贯分布特点 | 第37-40页 |
| (三)执金吾任职者家庭、教育背景 | 第40-43页 |
| 1.家庭背景 | 第40-41页 |
| 2.教育背景 | 第41-42页 |
| 3.具备的才能 | 第42-43页 |
| 三、汉代执金吾的选任、迁转 | 第43-60页 |
| (一)西汉执金吾的选任迁转情况及特点 | 第43-52页 |
| 1.任期情况 | 第43-47页 |
| 2.迁转情况 | 第47-52页 |
| 3.选任及迁转特点 | 第52页 |
| (二)东汉执金吾的选任迁转情况及特点 | 第52-56页 |
| 1.任期情况 | 第54页 |
| 2.迁传情况 | 第54-55页 |
| 3.选任及迁转特点 | 第55-56页 |
| (三)两汉执金吾迁转情况比较 | 第56页 |
| (四)执金吾与汉代政局 | 第56-60页 |
| 1.执金吾与西汉政局 | 第56-58页 |
| 2.执金吾与东汉政局 | 第58-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