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手部心电信号的身份识别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概述第10-11页
    1.2 心电图用于身份识别的可行性分析第11-14页
        1.2.1 心电图产生原理第12-13页
        1.2.2 可行性分析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心电信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手部心电信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7-19页
第二章 手部心电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第19-37页
    2.1 手部心电信号的采集原理第19-21页
    2.2 手握式心电采集装置的设计第21-26页
        2.2.1 心电信号处理器的介绍第22页
        2.2.2 电极材料的选择第22-23页
        2.2.3 电极位置的选择第23-26页
    2.3 手部心电信号的降噪处理第26-32页
        2.3.1 手部心电信号的噪声分析第26-27页
        2.3.2 切比雪夫滤波器去除高频干扰第27-28页
        2.3.3 中值滤波去除基线漂移第28-31页
        2.3.4 直线滑动平均滤波第31-32页
    2.4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2-35页
        2.4.1 手部心电信号滤波处理实验第32-33页
        2.4.2 与标准导联的对比实验第33-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基于手部心电信号的身份识别方法第37-48页
    3.1 单心动周期波形提取第37-40页
        3.1.1 R波检测第38-40页
        3.1.2 基于R波的心电波形提取第40页
    3.2 用于手部心电信号的身份识别方法第40-45页
        3.2.1 基于相关系数的身份识别方法第41-42页
        3.2.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身份识别方法第42-44页
        3.2.3 身份识别算法的评价标准第44-45页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5-47页
        3.3.1 实验数据第45页
        3.3.2 相关系数和支持向量机的实验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心电信号身份识别(ECG-ID)实验平台第48-58页
    4.1 ECG-ID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第48-52页
        4.1.1 需求分析第48-49页
        4.1.2 整体结构第49页
        4.1.3 功能模块第49-52页
        4.1.4 数据传输方式第52页
    4.2 ECG-ID平台实验分析第52-57页
        4.2.1 数据采集说明第52-54页
        4.2.2 不同阶段的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4-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工作总结第58-59页
    5.2 工作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 1:波形对比图第63-6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o Set A Watchman(节选)汉译实践报告--从个性化语言的翻译看人物形象的等效再现
下一篇: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相关参数分析及其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