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权力刻板印象对特质推理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0-23页
    1 特质与特质推理第10-11页
        1.1 特质第10页
        1.2 特质推理第10-11页
    2 有意图特质推理第11-14页
        2.1 有意图特质推理的定义第11页
        2.2 有意图特质推理的研究范式第11-12页
        2.3 有意图特质推理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3 自发特质推理第14-16页
        3.1 自发特质推理的定义第14页
        3.2 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范式第14-15页
        3.3 自发特质推理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4 刻板印象第16-20页
        4.1 刻板印象的定义第16-17页
        4.2 刻板印象的内容模型第17页
        4.3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权力刻板印象第17-18页
        4.4 刻板印象与特质推理第18-19页
        4.5 热情优先现象第19页
        4.6 行为效价与特质推理第19-20页
    5 问题提出第20-23页
        5.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5.2 本研究拟研究的问题第22-23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3-42页
    研究一:混合内隐权力刻板印象的研究第23-28页
        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3-24页
            1.1 研究目的第23页
            1.2 研究假设第23-24页
        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2.1 被试第24页
            2.2 研究工具和实验材料第24-25页
            2.3 实验方法与程序第25-26页
            2.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4 讨论第27-28页
    研究二:权力刻板印象对有意图特质推理的影响第28-36页
        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8页
            1.1 研究目的第28页
            1.2 研究假设第28页
        2 研究方法第28-31页
            2.1 被试第28页
            2.2 研究设计第28-29页
            2.3 实验材料第29-31页
            2.4 研究程序第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3.1 对反应时的分析第31-33页
            3.2 对错误率的分析第33-34页
        4 讨论第34-36页
    研究三:权力刻板印象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第36-42页
        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36页
            1.1 研究目的第36页
            1.2 研究假设第36页
        2 研究方法第36-38页
            2.1 被试第36页
            2.2 研究设计第36-37页
            2.3 实验材料第37页
            2.4 研究程序第37-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3.1 对反应时的分析第38-40页
            3.2 对错误率的分析第40页
        4 讨论第40-42页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第42-47页
    1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内隐混合权力刻板印象第42页
    2 特质内容对个体特质推理的影响第42-43页
    3 行为效价对个体特质推理的影响第43-44页
    4 权力刻板印象对特质推理的影响第44-45页
    5 权力刻板印象、特质内容、行为效价对特质推理的综合影响第45页
    6 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建议第45-47页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7页
附录第57-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学焦虑影响数学任务表现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父母拒绝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适应的关系:配偶接受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