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7页 |
第一部分 骨关节结核患者红细胞表面免疫分子及T细胞亚群检测 | 第17-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1.1.1 病例组 | 第17页 |
1.1.2 对照组 | 第17页 |
1.1.3 排除标准 | 第17-18页 |
1.1.4 知情同意 | 第18页 |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第18页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1 标本采集 | 第19页 |
1.4.2 试剂配制 | 第19页 |
1.4.3 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免疫分子表达水平 | 第19-20页 |
1.4.4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 | 第20页 |
1.4.5 统计分析 | 第20页 |
2 结果 | 第20-24页 |
2.1 骨关节结核组与对照组年龄的比较 | 第20-21页 |
2.2 骨关节结核组与对照组性别分布的比较 | 第21页 |
2.3 骨关节结核组与对照组红细胞CD35、CD44、CD55、CD58、CD59的变化 | 第21-23页 |
2.4 骨关节结核组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 | 第23页 |
2.5 两组红细胞表面免疫分子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27页 |
3.1 骨关节结核患者红细胞表面免疫分子表达情况 | 第24-25页 |
3.2 骨关节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 | 第25-26页 |
3.3 骨关节结核患者红细胞表面免疫分子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 第26-27页 |
4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二部分 红细胞补体受体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的关系 | 第28-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第28-29页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9-3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1.4.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0页 |
1.4.2 DNA的定量 | 第30页 |
1.4.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0-31页 |
1.4.4 PCR扩增 | 第31页 |
1.4.5 SNaPshot SNP分型 | 第31页 |
1.4.6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2 结果 | 第32-40页 |
2.1 红细胞CR1基因各位点的检测结果 | 第32-34页 |
2.2 两组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测 | 第34页 |
2.3 两组rs11118167 C/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 第34-35页 |
2.4 两组rs2274567 G/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 第35-36页 |
2.5 两组rs2296160 G/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 第36-37页 |
2.6 两组rs4844600 G/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 第37页 |
2.7 两组rs9429945 C/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 第37-38页 |
2.8 两组多态位点之间的单倍型分析 | 第38-39页 |
2.9 骨关节结核组各基因型间红细胞CR1水平的比较 | 第39-40页 |
2.10 对照组各基因型间红细胞CR1水平的比较 | 第40页 |
3 讨论 | 第40-44页 |
3.1 红细胞CR1基因多态性对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 红细胞CR1基因多态性对红细胞CR1表达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综述 | 第5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