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8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3 数据的取得、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9-11页 |
1.3.1 数据来源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1.4.1 创新点 | 第11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文献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1.1 对妇女土地权益的研究 | 第12-14页 |
2.1.2 关于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2.1 社会性别平等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 第14-15页 |
2.2.2 产权理论 | 第15页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宁夏银北地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状 | 第16-22页 |
3.1 宁夏银北地区土地分配状况简述 | 第16-17页 |
3.2 宁夏银北地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状描述 | 第17-20页 |
3.2.1 样本农户的男女土地权益现状 | 第17-19页 |
3.2.2 样本农户农业生产劳动力现状 | 第19-20页 |
3.3 宁夏银北地区农村妇女土地拥有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2页 |
3.3.1 变量的选择与模型的构建 | 第20-21页 |
3.3.2 模型检验结果与说明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妇女的家庭地位和对妇女土地权益的认知 | 第22-31页 |
4.1 妇女的家庭地位 | 第22-26页 |
4.1.1 妇女土地权益及其家庭地位的描述性统计 | 第22-25页 |
4.1.2 妇女土地权益及其家庭地位关系分析 | 第25-26页 |
4.2 不同群体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认知 | 第26-31页 |
4.2.1 被访者对村里妇女土地分配的认知 | 第27页 |
4.2.2 被访者对家庭中妇女土地权益的认知 | 第27-31页 |
第五章 从产权制度变迁视角解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 第31-37页 |
5.1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变迁 | 第31-33页 |
5.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 第31-32页 |
5.1.2 1949—1978年土地从私有制到公有制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 第32-33页 |
5.1.3 1978年至今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 第33页 |
5.2 妇女土地权益不平等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5.2.1 正式制度对妇女土地权益的影响 | 第34-35页 |
5.2.2 非正式制度对妇女土地权益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六章 宁夏银北地区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保障对策 | 第37-40页 |
6.1 鉴于正式制度缺憾的对策 | 第37-38页 |
6.1.1 明确土地承包的主体 | 第37页 |
6.1.2 将性别视角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过程中 | 第37-38页 |
6.1.3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违法成本 | 第38页 |
6.2 鉴于非正式制度影响的对策 | 第38-39页 |
6.2.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放农村思想 | 第38页 |
6.2.2 弘扬性别平等文化,增强先进意识 | 第38页 |
6.2.3 开展土地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 第38-39页 |
6.3 鉴于妇女个人的对策 | 第39-40页 |
6.3.1 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增强权益法律意识 | 第39页 |
6.3.2 提高妇女收入水平,增加妇女话语权 | 第39-4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宁夏银北地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调查问卷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