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切入点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第12-15页 |
1.2.3 本文研究切入点 | 第15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6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国际贸易 | 第19页 |
2.1.2 国际贸易融资 | 第19-20页 |
2.1.3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种类 | 第20-21页 |
2.1.4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 | 第21页 |
2.2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发生及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1 逆向选择理论揭示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第21-22页 |
2.2.2 信贷周期理论揭示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揭示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第23页 |
2.3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23-27页 |
2.3.1 内部控制环境 | 第24页 |
2.3.2 风险识别与评估 | 第24-25页 |
2.3.3 内部控制措施 | 第25页 |
2.3.4 信息交流与反馈 | 第25-26页 |
2.3.5 监督评估与改正 | 第26-27页 |
第3章 农行SL分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风险内控管理体系概况 | 第27-41页 |
3.1 农行SL分行简介 | 第27-28页 |
3.2 农行SL分行国际贸易融资发展概况 | 第28-30页 |
3.2.1 农行SL分行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 第28-29页 |
3.2.2 农行SL分行主要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 第29-30页 |
3.3 农行SL分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类型 | 第30-34页 |
3.3.1 信用风险 | 第30-31页 |
3.3.2 操作风险 | 第31-32页 |
3.3.3 汇率风险 | 第32-33页 |
3.3.4 国家风险 | 第33-34页 |
3.4 农行SL分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现状 | 第34-41页 |
3.4.1 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环境 | 第34页 |
3.4.2 融资风险识别与评估 | 第34-35页 |
3.4.3 融资风险内部控制措施 | 第35-37页 |
3.4.4 融资风险信息交流与反馈 | 第37-38页 |
3.4.5 融资风险贷后监管 | 第38-41页 |
第4章 农行SL分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7页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3页 |
4.1.1 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落后 | 第41页 |
4.1.2 风险识别预测能力不足 | 第41-42页 |
4.1.3 业务操作不规范 | 第42页 |
4.1.4 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 第42页 |
4.1.5 贸易融资追踪乏力 | 第42-43页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4.2.1 银行内部风险意识淡薄 | 第43-44页 |
4.2.2 国际业务专业人才欠缺 | 第44页 |
4.2.3 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 | 第44-45页 |
4.2.4 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 | 第45-46页 |
4.2.5 贷后监管措施不到位 | 第46-47页 |
第5章 完善农行SL分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议 | 第47-53页 |
5.1 完善内控环境建设 | 第47-48页 |
5.1.1 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47页 |
5.1.2 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 第47-48页 |
5.1.3 明确岗位职责 | 第48页 |
5.2 加强国际业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48-49页 |
5.2.1 提高国际业务人员配比 | 第48页 |
5.2.2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 第48-49页 |
5.3 构建有效内部审计机制 | 第49-50页 |
5.3.1 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 第49页 |
5.3.2 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能力 | 第49页 |
5.3.3 实施专业化分工 | 第49-50页 |
5.4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第50页 |
5.4.1 构建信息沟通系统 | 第50页 |
5.4.2 规范融资信息沟通流程 | 第50页 |
5.5 落实贷后监管政策 | 第50-53页 |
5.5.1 定期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 第50-51页 |
5.5.2 加强内部整改 | 第51-5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3页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