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2.3 综述小结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8-20页 |
1.4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挂牌新三板合规审查的背景介绍 | 第21-36页 |
2.1 新三板合规审查的相关概念和定义 | 第21-26页 |
2.1.1 合规审查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2.1.2 新三板市场概况 | 第22-26页 |
2.2 新三板合规审查的流程和政策法规 | 第26-30页 |
2.2.1 挂牌新三板的流程 | 第26-28页 |
2.2.2 新三板法规体系和挂牌条件 | 第28-30页 |
2.3 新三板合规审查要点及重点分析 | 第30-36页 |
2.3.1 挂牌新三板合规审查要点 | 第30-31页 |
2.3.2 挂牌新三板合规审查的重点分析 | 第31-36页 |
第3章 H公司挂牌新三板审查的合规情况概述 | 第36-52页 |
3.1 H公司业务运营合规性概况 | 第36-43页 |
3.1.1 H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情况 | 第36-37页 |
3.1.2 H公司的主要资源要素 | 第37-40页 |
3.1.3 H公司业务情况 | 第40-41页 |
3.1.4 H公司的商业模式 | 第41-42页 |
3.1.5 H公司所处行业概况 | 第42页 |
3.1.6 H公司董监高任职资质情况 | 第42-43页 |
3.2 H公司内部治理合规性概况 | 第43-47页 |
3.2.1 H公司股权结构的历史演变 | 第43-44页 |
3.2.2 H公司“三会”的建立和健全情况 | 第44-45页 |
3.2.3 H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情况 | 第45-46页 |
3.2.4 H公司独立性 | 第46页 |
3.2.5 H公司同业竞争情况 | 第46-47页 |
3.3 H公司财务合规性概况 | 第47-52页 |
3.3.1 H公司财务报表及审计意见 | 第47-48页 |
3.3.2 H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分析 | 第48-49页 |
3.3.3 H公司关联方及关联方关系及重大关联交易情况 | 第49-50页 |
3.3.4 H公司其他财务风险因素 | 第50-52页 |
第4章 H公司挂牌新三板审查的合规问题分析 | 第52-62页 |
4.1 业务运营合规性问题分析 | 第52-54页 |
4.1.1 董监高及核心员工问题 | 第52-53页 |
4.1.2 内部控制制度问题 | 第53页 |
4.1.3 持续经营经营能力判定问题 | 第53-54页 |
4.2 内部治理合规性问题分析 | 第54-59页 |
4.2.1 股东出资验资真实性和充足性瑕疵 | 第54-55页 |
4.2.2 实际控制人不明确 | 第55-56页 |
4.2.3 股权结构不明晰 | 第56-58页 |
4.2.4 存在对赌协议 | 第58-59页 |
4.3 财务合规性问题分析 | 第59-62页 |
4.3.1 个别财务指标波动较大 | 第59-60页 |
4.3.2 存在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 | 第60-61页 |
4.3.3 存在资金占用 | 第61-62页 |
第5章 提高企业挂牌新三板合规性的对策建议 | 第62-66页 |
5.1 鼓励业务创新并规范公司运营 | 第62-63页 |
5.1.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62页 |
5.1.2 加强董监高及核心员工管理 | 第62-63页 |
5.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第63-64页 |
5.2.1 增强股权结构合理稳定性 | 第63页 |
5.2.2 健全公司体制机制与治理结构 | 第63-64页 |
5.3 加强企业财务规范性管理 | 第64-66页 |
5.3.1 加强财务会计核算 | 第64页 |
5.3.2 减少关联交易以严防资金占用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B 新三板在审企业抽样名单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