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地方品种不同繁殖群体量遗传完整性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20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含义第8-9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第9-13页
     ·种子老化第9-10页
     ·繁殖世代数第10页
     ·繁殖群体大小第10-11页
     ·繁殖地点第11-12页
     ·选择压力的变化第12页
     ·竞争和植株密度第12-13页
     ·授粉方式和收获方式第13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类型第13-16页
     ·农艺性状变异第13-14页
     ·点突变第14页
     ·染色体畸变第14-15页
     ·生理生化代谢变化第15-16页
     ·DNA 变化第16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检测方法第16-19页
     ·形态学标记分析第16-17页
     ·细胞学标记分析第17页
     ·生理指标分析第17页
     ·生化标记分析第17-18页
     ·DNA 分子标记分析第18-19页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研究目的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9页
   ·实验材料第20-21页
   ·玉米盆栽实验第21页
   ·玉米DNA 的提取第21-24页
     ·DNA 提取步骤第22页
     ·DNA 提取及检测所需试剂配方第22-23页
     ·DNA 浓度和纯度检测第23页
     ·DNA 质量检测第23-24页
   ·SSR 分析第24-29页
     ·SSR 引物第24-26页
     ·SSR 引物稀释第26页
     ·PCR 反应体系及反应仪器第26-27页
     ·PCR 反应程序第27页
     ·PCR 扩增产物电泳第27-28页
     ·银染显色第28页
     ·电泳及银染试剂配制第28-29页
   ·数据分析第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供试群体遗传结构变化分析第29-32页
     ·条花糯第29-30页
     ·恒群黑第30页
     ·加红早第30-32页
   ·等位基因数变化和两代之间的遗传漂变第32-33页
   ·遗传一致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第33-36页
4 讨论第36-38页
   ·繁殖过程中的遗传漂变第36-37页
   ·适宜繁殖群体量的探讨第37-38页
   ·论文的不足第38页
5 结论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作者简介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离子束辐照甜高粱诱变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水分胁迫和不同施氮量下大豆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