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糖料作物论文--芦粟(糖高粱)论文

氮离子束辐照甜高粱诱变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9页
   ·辐射诱变育种概况第8页
   ·辐射诱变育种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8-9页
   ·辐射诱变育种的主要内容第9-11页
     ·诱变材料的选择第9页
     ·辐射源的种类及特征第9-10页
     ·辐射处理的方法第10页
     ·辐射剂量的选择第10-11页
   ·低能离子束的特点第11-12页
   ·离子束诱变育种技术机理及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2页
     ·离子束诱变技术的原理第12页
     ·离子束诱变育种技术在植物育种种的应用第12页
   ·研究甜高粱育种的目的及其意义第12-15页
     ·甜高粱形态特征第12-13页
     ·甜高粱育种的研究进展第13页
     ·甜高粱突变体选择的目标第13-15页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植物育种中应用第15-18页
     ·RAPD 标记第15页
     ·RFLP 标记第15-16页
     ·AFLP 标记第16页
     ·SSR 标记第16页
     ·ISSR 标记第16-17页
     ·分子标记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7-18页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页
   ·本项研究的创新点第18-19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实验材料及试验地自然概况第19页
     ·试验材料第19页
     ·试验地自然概况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3页
     ·离子束辐射方法第19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19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19-23页
   ·分析方法和软件第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5页
   ·离子辐照对甜高粱M_1代田间存活率的影响第23-25页
   ·M_1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异表现第25-27页
   ·氮离子束辐照剂量对甜高粱M_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7-31页
     ·Della 和Keller M_1代性状差异的方差分析第27-28页
     ·同一个品种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M_1代性状方差分析第28-30页
     ·同一个品种不同辐射剂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第30-31页
   ·M_2代的诱变效应第31-33页
   ·M_2代单株有益变异情况第33-38页
     ·选育茎秆抗倒伏型的株系第33-35页
     ·选育含糖量高的株系第35页
     ·培育生物学产量高株系第35页
     ·选育早熟型株系第35-38页
   ·基因组DNA 多态性分析第38-45页
     ·植物总DNA 的提取检测结果第40页
     ·ISSR—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第40-41页
     ·引物筛选及ISSR—PCR 扩增结果第41-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氮离子束对甜高粱田间存活率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辐照剂量氮离子束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第46页
   ·氮离子束辐照对甜高粱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6-47页
   ·甜高粱M_2代有益突变株系的筛选第47页
   ·有益突变体的ISSR 多态性分析第47页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设想第47-48页
     ·引进和创新高含糖量和抗倒伏资源第47-48页
     ·创新育种技术路线,使高产与高糖性状有机地结合第48页
     ·丰富甜高粱杂交种的类型第48页
     ·充分利用高效育种新技术第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马铃薯叶片再生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玉米地方品种不同繁殖群体量遗传完整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