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动修复的缺陷分类方法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问题描述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软件缺陷分类方法及自动修复技术研究 | 第15-27页 |
2.1 软件缺陷分类方法 | 第15-19页 |
2.1.1 软件缺陷分类方法介绍 | 第15-16页 |
2.1.2 几类主要缺陷分类方法的分析 | 第16-17页 |
2.1.3 正交缺陷分类方法及其借鉴 | 第17-19页 |
2.2 自动修复技术 | 第19-26页 |
2.2.1 自动修复基本步骤介绍 | 第20-22页 |
2.2.2 几类主要自动修复技术介绍 | 第22-25页 |
2.2.3 自动修复技术局限性分析 | 第25-26页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面向自动修复的缺陷分类方法 | 第27-39页 |
3.1 APRDC方法概述 | 第27-28页 |
3.2 APRDC方法实现细节 | 第28-38页 |
3.2.1 APRDC方法基本定义 | 第28-29页 |
3.2.2 APRDC方法的缺陷类型分析 | 第29-37页 |
3.2.3 APRDC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 第37-38页 |
3.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APRDC方法的自动修复技术 | 第39-50页 |
4.1 基于APRDC方法的自动修复技术 | 第39-42页 |
4.2 原型工具实现与实验方法介绍 | 第42-47页 |
4.2.1 原型工具实现 | 第42-44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4.4 实验有效性威胁 | 第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0-52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0-5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