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向量机多因子选股模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多因子选股模型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支持向量机选股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行文框架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2 行文框架 | 第16-17页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8页 |
2.1 多因子选股模型介绍 | 第18-19页 |
2.2 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2.2.1 统计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2.2 支持向量机原理 | 第20-23页 |
2.2.3 加权支持向量机 | 第23页 |
2.3 理论模型构建 | 第23-26页 |
2.4 论文中用的相关软件 | 第26-28页 |
第3章 有效因子的筛选及实证检验 | 第28-42页 |
3.1 数据准备 | 第28-31页 |
3.1.1 数据选取 | 第28页 |
3.1.2 候选因子选取 | 第28-30页 |
3.1.3 数据预处理 | 第30-31页 |
3.2 单因子有效性检验 | 第31-34页 |
3.3 有效因子组合的确定 | 第34-40页 |
3.3.1 全局有效因子组合 | 第35-37页 |
3.3.2 小规模组有效因子组合 | 第37-38页 |
3.3.3 大规模组有效因子组合 | 第38-40页 |
3.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模型构建与比较 | 第42-55页 |
4.1 支持向量机多因子选股模型的构建 | 第42-48页 |
4.1.1 模型基本流程 | 第43-44页 |
4.1.2 模型参数设置 | 第44-46页 |
4.1.3 选股结果 | 第46-48页 |
4.2 对比模型的构建 | 第48-52页 |
4.2.1 排序多因子选股模型 | 第48-50页 |
4.2.2 分市场多因子选股模型 | 第50-52页 |
4.3 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52-5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9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5-5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6页 |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