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法官回避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1-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二、法官回避制度概述第13-16页
  (一) 回避制度的概念第13页
  (二) 我国法官回避制度的历史发展第13-14页
  (三) 法官回避制度的分类第14-16页
第二部分 法官回避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6-25页
 一、自然正义理论第16-20页
  (一) 自然正义理论的基本内涵第16页
  (二) 自然正义理论在西方法治国家的发展过程第16-18页
  (三) 自然正义理论与法官回避制度第18-20页
 二、预断排除理论第20-25页
  (一) 预断产生的原因第20-21页
  (二) 排除预断制度的价值保障第21-23页
  (三) 排除预断理论与法官回避制度第23-25页
第三部分 法官回避制度的比较法考察第25-34页
 一、英美法系的法官回避制度第25-27页
  (一) 英国的法官回避制度第25-26页
  (二) 美国的法官回避制度第26-27页
 二、大陆法系的法官回避制度第27-30页
  (一) 法国的法官回避制度第27-29页
  (二) 德国的法官回避制度第29-30页
 三、混合制诉讼模式下的法官回避制度——以日本法为例第30-34页
  (一) 回避对象第31页
  (二) 回避理由第31-32页
  (三) 回避启动程序第32-34页
第四部分 我国刑事法官回避制度的现状考察第34-42页
 一、我国刑事法官回避制度的具体规定第34-36页
  (一) 《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第34-35页
  (二) 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第35-36页
 二、我国刑事法官回避制度的缺陷第36-42页
  (一) 立法上的缺陷第36-39页
  (二) 制度设计上的限制第39-42页
第五部分 完善我国刑事法官回避制度的基本构想第42-51页
 一、遵循自然正义与预断排除的理论基础第42-43页
 二、完善法官回避制度的保障措施第43-46页
  (一) 增强法院的外部独立性第43-44页
  (二) 改变行政化的审判方式第44页
  (三) 程序性制裁理论的运用第44-46页
 三、法官回避制度的具体设计第46-51页
  (一) 回避理由的完善第46-47页
  (二) 增设变更管辖权制度——解决法官整体回避第47-48页
  (三) 增设无因回避制度第48-49页
  (四) 完善回避制度的其他途径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逮捕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