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工程风险及其伦理审度 | 第13-24页 |
2.1 工程风险的概念与内涵 | 第13-14页 |
2.2 工程风险的类型及特点 | 第14-19页 |
2.2.1 工程风险的类型 | 第14-18页 |
2.2.2 现代工程风险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 工程风险的伦理审度 | 第19-24页 |
2.3.1 传统“资本化”工程风险评价及其局限性 | 第19-21页 |
2.3.2 工程风险评价的伦理向度 | 第21-22页 |
2.3.3 伦理向度的工程风险评价的积极意义 | 第22-24页 |
3 工程责任主体道德责任缺失与工程风险的生成 | 第24-34页 |
3.1 工程活动的多元责任主体 | 第24-26页 |
3.1.1 责任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 第24-25页 |
3.1.2 工程活动中伦理责任主体的基本构成 | 第25-26页 |
3.2 工程责任主体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26-30页 |
3.2.1 工程决策缺乏充分论证 | 第27-28页 |
3.2.2 工程设计存在缺陷 | 第28-29页 |
3.2.3 施工违背工程规律 | 第29-30页 |
3.3 工程责任主体责任缺失导致工程风险生成的具体案例分析 | 第30-34页 |
4 工程责任主体道德体系建构 | 第34-50页 |
4.1 广泛认同的工程责任伦理价值体系 | 第34-38页 |
4.2 健全的工程主体行为伦理规范体系 | 第38-43页 |
4.2.1 个体责任伦理行为规范 | 第38-40页 |
4.2.2 政府组织责任伦理规范 | 第40-41页 |
4.2.3 工程企业的责任伦理规范 | 第41-43页 |
4.3 详实的工程实践过程责任伦理规范体系 | 第43-50页 |
4.3.1 决策责任伦理 | 第43-45页 |
4.3.2 设计责任伦理 | 第45-46页 |
4.3.3 实施责任伦理 | 第46-48页 |
4.3.4 监管责任伦理 | 第48-50页 |
5 工程责任伦理防范工程风险的限度、困境及出路 | 第50-56页 |
5.1 工程责任伦理防范工程风险的有限性 | 第50-52页 |
5.1.1 主体道德自律防范工程风险的局限性 | 第50-52页 |
5.1.2 协同法律制度与技术改进等方式共同防范工程风险的必要性 | 第52页 |
5.2 妨碍工程责任伦理有效防范工程风险的主要因素 | 第52-54页 |
5.3 增强工程责任伦理防范工程风险有效性的思考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