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西塞罗廉政思想形成 | 第12-27页 |
一、个人因素——丰富的人生阅历 | 第12-17页 |
(一) 家庭出身 | 第12-13页 |
(二) 律师生涯 | 第13-15页 |
(三) 政治生涯 | 第15-17页 |
二、文化因素——集中多家之言于一身 | 第17-22页 |
(一) 柏拉图的廉政思想 | 第18-19页 |
(二) 亚里士多德的廉政思想 | 第19-21页 |
(三) 斯多噶学派的廉政思想 | 第21页 |
(四) 波里比乌斯的廉政思想 | 第21-22页 |
三、社会因素——政风社风民风腐化堕落 | 第22-27页 |
(一) 奢靡之风充斥社会 | 第23-24页 |
(二) 贪污受贿愈演愈烈 | 第24-25页 |
(三) 权钱交易横行官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西塞罗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34页 |
一、分权制衡思想 | 第27-29页 |
二、法律监督思想 | 第29-31页 |
三、清廉吏治思想 | 第31-34页 |
第四章 西塞罗廉政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第34-44页 |
一、权力分立制约理论的发展及实践 | 第34-39页 |
(一) 洛克的分权理论 | 第34-35页 |
(二) 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理论 | 第35-36页 |
(三) 杰弗逊的双重分权理论 | 第36页 |
(四) 权力分立制约的实践模式 | 第36-39页 |
二、法律监督思想的演进与实践 | 第39-41页 |
(一) 戴雪的法律监督思想 | 第39-40页 |
(二) 孟德斯鸠的法律监督思想 | 第40页 |
(三) 卢梭的法律监督思想 | 第40页 |
(四) 西方国家的法律监督实践 | 第40-41页 |
三、清廉吏治思想的实践 | 第41-44页 |
(一) 加强公职人员道德约束 | 第41-42页 |
(二) 设立专门反腐机构 | 第42页 |
(三) 高薪养廉 | 第42页 |
(四) 公职人员申报财产 | 第42-44页 |
第五章 西塞罗及受其影响后世学者廉政思想对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 | 第44-48页 |
一、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 第44-45页 |
二、加强廉政立法工作 | 第45-47页 |
三、改革公职人员人事制度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