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卸胎装置的设计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卸胎装置的总体设计 | 第15-21页 |
2.1 卸胎装置的组成 | 第15页 |
2.2 卸胎装置的设计分析 | 第15-16页 |
2.2.1 设计要求 | 第15-16页 |
2.2.2 总体方案拟定 | 第16页 |
2.2.3 卸胎装置主要参数 | 第16页 |
2.3 卸胎装置的工作过程分析 | 第16-18页 |
2.3.1 工作过程概述 | 第16-17页 |
2.3.2 工作过程分布解析: | 第17-18页 |
2.4 卸胎装置的设计总装示意图 | 第18-19页 |
2.5 卸胎装置的设计三视图 | 第19-21页 |
第3章 卸胎装置各部分的机械设计 | 第21-45页 |
3.1 卸胎装置的运动分析 | 第21页 |
3.1.1 卸胎装置的运动概述 | 第21页 |
3.1.2 卸胎装置的运动过程分析 | 第21页 |
3.2 卸胎装置执行机构的设计 | 第21-45页 |
3.2.1 末端执行机构设计 | 第21-24页 |
3.2.1.1 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1-22页 |
3.2.1.2 总体结构设计 | 第22页 |
3.2.1.3 末端执行机构材料的选择与强度校核 | 第22页 |
3.2.1.4 末端执行机构中各个零件的设计 | 第22-24页 |
3.2.2 手臂设计 | 第24-28页 |
3.2.2.1 手臂设计要求 | 第24页 |
3.2.2.2 总体结构设计与材料强度校核 | 第24-25页 |
3.2.2.3 手臂机构各个零件的设计 | 第25-27页 |
3.2.2.4 伸缩液压油缸的选择 | 第27-28页 |
3.2.3 支撑架支撑体的设计 | 第28-38页 |
3.2.3.1 支撑架支撑体功能论述 | 第28页 |
3.2.3.2 支撑架支撑体的设计要求 | 第28页 |
3.2.3.3 支撑架支撑体的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3.2.3.4 支撑架支撑体强度校核与零件的设计 | 第30-34页 |
3.2.3.5 支架支撑体中电机和标准件选择 | 第34-38页 |
3.2.4 总支撑体的设计 | 第38-45页 |
3.2.4.1 总支撑体作用 | 第38页 |
3.2.4.2 总支撑体设计要求 | 第38页 |
3.2.4.3 总支撑体的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3.2.4.4 总支撑体中零件的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3.2.4.5 总支撑体中的传动方式和电机的选择 | 第40-45页 |
第4章 辅助卸胎小车的设计 | 第45-49页 |
4.1 辅助卸胎小车承担的工作 | 第45页 |
4.2 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5页 |
4.3 总体结构设计 | 第45页 |
4.4 材料的选择 | 第45-46页 |
4.5 小车各个零件的设计 | 第46-49页 |
第5章 卸胎装置的操作控制 | 第49-57页 |
5.1 操作控制选用PLC | 第49页 |
5.2 工作过程和要求 | 第49-50页 |
5.3 PLC的I/O分配表 | 第50页 |
5.4 控制电路图 | 第50-51页 |
5.5 工作流程图 | 第51页 |
5.6 PLC控制参考程序 | 第51-54页 |
5.6.1 PLC程序指令语句表 | 第51-53页 |
5.6.2 PLC程序梯形图 | 第53-54页 |
5.7 安全要求 | 第54-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