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三) 逻辑结构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 特色创新 | 第16-18页 |
一、党性的科学内涵与党性修养的理论逻辑 | 第18-26页 |
(一) 党性概念的历史发展 | 第18-22页 |
(二) 党性概念的科学内涵 | 第22-23页 |
(三) 党性修养的内涵与理论逻辑 | 第23-26页 |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对党性修养提出的基本要求 | 第26-38页 |
(一) 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特点 | 第26-32页 |
1. 政党 | 第26-28页 |
2. 马克思主义政党 | 第28-29页 |
3. 执政党 | 第29-31页 |
4. 在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 第31-32页 |
(二) 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 第32-38页 |
1. 组织观 | 第32-34页 |
2. 价值观 | 第34-36页 |
3. 权力观 | 第36-37页 |
4. 利益观 | 第37-38页 |
三、适应时代要求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 | 第38-48页 |
(一) 组织观建设 | 第39-40页 |
1. 正确认识个体与组织间的关系 | 第39页 |
2. 严格遵守党组织的纪律和规矩 | 第39-40页 |
(二) 价值观建设 | 第40-43页 |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 第40-41页 |
2. 恪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第41-42页 |
3.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第42-43页 |
(三) 权力观建设 | 第43-45页 |
1.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 第43-44页 |
2.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 第44-45页 |
(四) 利益观建设 | 第45-48页 |
1.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 第45-46页 |
2.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 第46-47页 |
3. 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