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4-22页 | 
| 1.1.1 尾矿库安全现状特点 | 第14-17页 | 
| 1.1.2 排土场安全现状特点 | 第17-21页 | 
| 1.1.3 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 1.2.1 安全管控支撑技术与安全数据档案 | 第22-23页 | 
| 1.2.2 遥感影像数据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测控应用 | 第23-26页 | 
| 1.2.3 尾矿库溃坝影响计算 | 第26-29页 | 
| 1.2.4 排土场滑坡影响计算 | 第29-30页 |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2章 场诊断与数据体系 | 第33-51页 | 
| 2.1 危险源特点与传统工程档案的不足 | 第33-35页 | 
| 2.2 场诊断理论的提出 | 第35-41页 | 
| 2.2.1 理论来源与涵义 | 第35-36页 | 
| 2.2.2 场的分类 | 第36-37页 | 
| 2.2.3 标量场与矢量场的转化模型 | 第37-39页 | 
| 2.2.4 形变矢量场的指标 | 第39-41页 | 
| 2.2.5 作用 | 第41页 | 
| 2.3 数据体系 | 第41-50页 | 
| 2.3.1 结构组成 | 第41-42页 | 
| 2.3.2 三维几何场数据来源 | 第42页 | 
| 2.3.3 三维几何场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42-49页 | 
| 2.3.4 三维几何场文件 | 第49-5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3章 循环管控与健康档案 | 第51-59页 | 
| 3.1 循环管控技术理论 | 第51-56页 | 
| 3.1.1 理论来源与涵义 | 第51-53页 | 
| 3.1.2 循环管控过程基本步骤 | 第53-55页 | 
| 3.1.3 分项关键支撑技术 | 第55-56页 | 
| 3.2 健康档案 | 第56-57页 | 
| 3.2.1 定义 | 第56页 | 
| 3.2.2 结构组成与内容 | 第56-5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4章 DADT循环管控诊断技术 | 第59-70页 | 
| 4.1 全域可视化诊断技术 | 第59-62页 | 
| 4.2 全寿命动态模拟诊断技术 | 第62-64页 | 
| 4.3 场诊断技术 | 第64-6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DADT循环管控分析技术 | 第70-102页 | 
| 5.1 稳定性分析 | 第70-72页 | 
| 5.1.1 常用计算方法与计算步骤 | 第70-71页 | 
| 5.1.2 基于准确剖面线的模型建立 | 第71-72页 | 
| 5.2 动态行洪计算 | 第72-75页 | 
| 5.2.1 动态行洪计算基本思想 | 第72-73页 | 
| 5.2.2 动态行洪计算实现过程 | 第73-75页 | 
| 5.3 基于三维实际几何场的尾矿库溃坝计算 | 第75-93页 | 
| 5.3.1 BREACH溃坝模型 | 第76-77页 | 
| 5.3.2 尾矿库溃坝泥砂流特性 | 第77-78页 | 
| 5.3.3 尾矿库溃坝泥砂流流变模型 | 第78-82页 | 
| 5.3.4 尾矿库溃坝计算模型 | 第82-85页 | 
| 5.3.5 三维几何场基础上溃坝模型建立过程 | 第85-93页 | 
| 5.4 基于三维实际几何场的排土场滑坡计算 | 第93-101页 | 
| 5.4.1 离散单元法基本思想 | 第94页 | 
| 5.4.2 颗粒流模型基础理论 | 第94-99页 | 
| 5.4.3 基于三维几何场的滑坡模型建立 | 第99-10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 第6章 全寿命期数字化安全管控技术应用实例 | 第102-139页 | 
| 6.1 运行期尾矿库DADT循环管控技术应用 | 第102-112页 | 
| 6.1.1 尾矿库基本情况 | 第102页 | 
| 6.1.2 尾矿库运行期数据体系 | 第102-103页 | 
| 6.1.3 DADT循环管控 | 第103-112页 | 
| 6.2 建设期排土场DADT循环管控技术应用 | 第112-125页 | 
| 6.2.1 排土场基本情况 | 第112-113页 | 
| 6.2.2 排土场建设期数据体系 | 第113-114页 | 
| 6.2.3 DADT循环管控 | 第114-125页 | 
| 6.3 闭库期尾矿库DADT循环管控技术应用 | 第125-134页 | 
| 6.3.1 尾矿库基本情况及背景 | 第125-126页 | 
| 6.3.2 DADT循环管控 | 第126-134页 | 
| 6.4 其他应用——露天采场边坡 | 第134-138页 | 
| 6.4.1 露天采场数据体系 | 第134-135页 | 
| 6.4.2 DADT循环管控 | 第135-138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39-143页 | 
| 结论 | 第139-141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41页 | 
|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41-143页 | 
| 致谢 | 第143-1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5-154页 | 
| 附录 | 第154-15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