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8页 |
1.1 无铅压电材料 | 第20-24页 |
1.1.1 BaTiO_3(BT)基无铅压电陶瓷 | 第20页 |
1.1.2 Bi_(0.5)Na_(0.5)TiO_3(BNT)基无铅压电陶瓷 | 第20-21页 |
1.1.3 (K,Na)NbO_3(KNN)基无铅压电陶瓷 | 第21-24页 |
1.2 压电织构陶瓷 | 第24-35页 |
1.2.1 压电织构陶瓷的制备技术 | 第26-29页 |
1.2.2 织构陶瓷模板的选择 | 第29-30页 |
1.2.3 KNN基织构陶瓷微晶模板的选择 | 第30-31页 |
1.2.4 压电织构陶瓷的结构和性能关系 | 第31-32页 |
1.2.5 KNN基织构陶瓷研究现状 | 第32-35页 |
1.3 本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8页 |
第二章 熔盐法制备各向异性模板 | 第48-80页 |
2.1 熔盐法概况 | 第48-49页 |
2.2 实验所需仪器与原料及表征方法 | 第49-50页 |
2.3 两步熔盐法制备片状NaNbO_3粉体 | 第50-57页 |
2.3.1 实验过程 | 第50-52页 |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2.4 两步熔盐法制备片状BT粉体 | 第57-67页 |
2.4.1 实验过程 | 第58-59页 |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2.5 熔盐法制备棒状铌酸盐粉体 | 第67-74页 |
2.5.1 实验过程 | 第67-68页 |
2.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7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第三章 片状NaNbO_3模板制备KNN织构陶瓷 | 第80-91页 |
3.1 引言 | 第80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80-82页 |
3.3 表征方法 | 第82-83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3-89页 |
3.4.1 制备KNN织构陶瓷的烧结温度选择 | 第83-84页 |
3.4.2 KNN织构陶瓷与KNN随机取向陶瓷的比较 | 第84-89页 |
3.5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第四章 片状BT模板制备KNN-BT织构陶瓷 | 第91-106页 |
4.1 引言 | 第91-93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93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3-102页 |
4.3.1 KNN-BT织构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93-97页 |
4.3.2 织构陶瓷的生长机制的研究 | 第97-99页 |
4.3.3 KNN-BT织构陶瓷的电学性能 | 第99-10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第五章 棒状铌酸盐模板制备KNN织构陶瓷 | 第106-117页 |
5.1 引言 | 第106页 |
5.2 实验的制备 | 第106页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106-114页 |
5.3.1 热处理条件对KNN织构陶瓷形成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5.3.2 棒状模板浓度对KNN织构陶瓷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5.3.3 不同种类模板对KNN陶瓷取向度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5.3.4 不同模板制备KNN织构陶瓷电性能比较 | 第11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17-118页 |
6.2 展望 | 第118-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已发表的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