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0 引言第11-17页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1-12页
        0.1.1 研究背景第11页
        0.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0.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第12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第12-14页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页
    0.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0.3.1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0.3.2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16-17页
        0.4.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6页
        0.4.2 论文的研究不足第16-17页
1 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问题与土地财政的内在相关性第17-25页
    1.1 城镇化及土地财政相关概念第17-18页
        1.1.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第17页
        1.1.2 土地财政与后土地财政时代第17-18页
    1.2 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问题与公共财政作用机理第18-19页
        1.2.1 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与公共财政第18页
        1.2.2 收入公平分配问题与公共财政第18-19页
        1.2.3 经济稳定发展问题与公共财政第19页
    1.3 财政提供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理论依据第19-22页
        1.3.1 公共物品理论第19-20页
        1.3.2 以足投票理论第20-21页
        1.3.3 财政分权理论第21-22页
    1.4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模式的形成机理第22-25页
        1.4.1 财税体制失衡导致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第22-23页
        1.4.2 垄断型土地制度为土地财政创造了条件第23页
        1.4.3 官员政绩考核制度错位助推土地财政行为第23-25页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5-32页
    2.1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及资金来源第25-26页
        2.1.1 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第25页
        2.1.2 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第25-26页
    2.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的地位和作用第26-28页
        2.2.1 土地财政有效推进城镇化进程第26-27页
        2.2.2 土地财政增强地方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第27-28页
    2.3 土地财政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考量第28-32页
        2.3.1 土地资源的供给刚性限制了城镇化建设资金的可持续获得第28-29页
        2.3.2 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的螺旋上升降低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第29-30页
        2.3.3 残缺的土地出让机制加剧土地资源代际分配不公平第30-31页
        2.3.4 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诱发地方政府金融性风险隐患第31-32页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2-42页
    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描述第32-34页
        3.1.1 指标选取第32-33页
        3.1.2 数据来源第33-34页
    3.2 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外在因素判定:基于协整分析第34-37页
        3.2.1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第34页
        3.2.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第34-35页
        3.2.3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及估计第35-36页
        3.2.4 协整估计结果分析第36-37页
    3.3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判定:基于动态面板GMM估计第37-41页
        3.3.1 动态面板GMM估计的基本原理第37-39页
        3.3.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第39页
        3.3.3 动态面板GMM估计及结果分析第39-41页
    3.4 简要结论第41-42页
4 国内外推进土地财政模式转变的制度实践与启示第42-49页
    4.1 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基金制度第42-44页
        4.1.1 国外土地出让收益基金制度第42页
        4.1.2 我国港澳地区土地出让收益基金制度第42-43页
        4.1.3 国内外土地出让收益基金制度的启示第43-44页
    4.2 土地银行制度第44-45页
        4.2.1 国外土地银行制度第44-45页
        4.2.2 我国台湾地区土地银行制度第45页
        4.2.3 国内外土地银行制度的启示第45页
    4.3 其他推进土地财政模式转变的制度实践与启示第45-49页
        4.3.1 土地证券化第45-46页
        4.3.2 不动产投资信托第46-47页
        4.3.3 市政债券第47-48页
        4.3.4 其他推进土地财政模式转变的制度启示第48-49页
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的构建与实施第49-58页
    5.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的构建第49-53页
        5.1.1 构建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的客观性与原则第49-50页
        5.1.2 土地财政代偿机制主要内容第50-53页
    5.2 土地财政代偿机制构建的制度保障第53-56页
        5.2.1 形成规范的现代财税制度第53-54页
        5.2.2 设计科学的土地供给制度第54-55页
        5.2.3 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第55-56页
    5.3 优化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的运行环境第56-58页
        5.3.1 经济基础环境第56页
        5.3.2 金融支撑环境第56-57页
        5.3.3 法律保障环境第57-58页
6 结语第58-59页
    6.1 结论第58页
    6.2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历第64-65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存款保险定价比较研究
下一篇:城市化对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