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立井大断面马头门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与实测分析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1 国外马头门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1.2.2 国内马头门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2 马头门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失稳机制 | 第18-36页 |
| 2.1 马头门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 2.1.1 自然工程地质因素 | 第18-19页 |
| 2.1.2 巷道硐室本身的结构特点 | 第19页 |
| 2.1.3 人为因素 | 第19页 |
| 2.2 马头门应力及变形特性 | 第19-24页 |
| 2.3 马头门围岩失稳及支护理论研究概况 | 第24-28页 |
| 2.4 巷道硐室围岩层裂板结构失稳分析 | 第28-36页 |
| 3 马头门围岩稳定性数值计算 | 第36-66页 |
| 3.1 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及模拟软件简介 | 第36-38页 |
| 3.1.1 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 | 第36-37页 |
| 3.1.2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37-38页 |
| 3.2 工程概况 | 第38-39页 |
| 3.3 数值计算模型概况 | 第39-43页 |
| 3.3.1 ABAQUS模型建立 | 第39-41页 |
| 3.3.2 材料参数 | 第41-42页 |
| 3.3.3 边界条件 | 第42页 |
| 3.3.4 强度准则 | 第42页 |
| 3.3.5 监测位置布置 | 第42-43页 |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65页 |
| 3.4.1 围岩收敛演化规律 | 第43-50页 |
| 3.4.2 应力分布规律 | 第50-65页 |
| 3.5 小结 | 第65-66页 |
| 4 马头门及其连接巷道硐室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 第66-72页 |
| 4.1 支护参数优化设计原则 | 第66页 |
| 4.2 优化支护设计方案 | 第66-70页 |
| 4.3 小结 | 第70-72页 |
| 5 深立井大断面马头门现场实测 | 第72-82页 |
| 5.1 装载硐室钢梁变形及围岩收敛变形监测 | 第72页 |
| 5.2 监测方法 | 第72-74页 |
| 5.2.1 装载硐室钢梁变形监测 | 第72-73页 |
| 5.2.2 围岩收敛变形监测 | 第73-74页 |
| 5.3 监测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74-80页 |
| 5.3.1 装载硐室钢梁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 5.3.2 马头门断面围岩收敛对比分析 | 第76-78页 |
| 5.3.3 围岩应力对比分析 | 第78-80页 |
| 5.4 小结 | 第80-8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82页 |
| 6.2 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致谢 | 第90-92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