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模式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大数据的特征与应用前景第11-12页
        (二)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模式与问题第12-13页
        (三)小微企业在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模式下的融资困境第13-14页
        (四)大数据对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模式的影响第14-15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一)可能的创新点第16-17页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第17-18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传统贷款决策模式与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第18-26页
    一、商业银行传统贷款决策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一)贷款成本第18-19页
        (二)贷款风险第19页
        (三)预期放贷利润第19-20页
    二、商业银行传统贷款模式的特点第20-21页
        (一)财务信息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第20页
        (二)商业银行对抵押物审核严格第20-21页
        (三)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向大企业提供贷款第21页
    三、商业银行传统贷款决策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1-23页
        (一)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放贷成本高第21-22页
        (二)担保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放贷风险大第22页
        (三)小微企业实力薄弱,商业银行预期贷款收益低第22-23页
    四、传统贷款决策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存在的原因第23-26页
        (一)小微企业层面原因第23页
        (二)金融机构层面原因第23-24页
        (三)政策和制度层面原因第24-26页
第三章 大数据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决策新模式第26-32页
    一、大数据的特点第26-27页
    二、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新模式运行机制第27-28页
    三、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新模式特点第28-30页
        (一)低成本第28-29页
        (二)低风险第29页
        (三)高效率第29页
        (四)精准营销第29-30页
    四、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模式缓解小微企融资困境第30-32页
第四章 不同贷款决策模式下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差异——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第32-38页
    一、无抵押担保情况下的银企博弈第32-33页
    二、有担保情况下的银企博弈第33-34页
    三、大数据环境下的银企博弈第34-36页
    四、结论第36-38页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模式第38-52页
    一、基于大数据的国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决策模式第38-40页
        (一)美国的规模效益贷款经营模式第38页
        (二)日本政府扶持型的贷款模式第38-39页
        (三)东南亚的淡马锡模式第39-40页
    二、基于大数据的国内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决策模式第40-49页
        (一)民生银行“商贷通”模式第40-42页
        (二)华夏银行“电商贷”模式第42-43页
        (三)建设银行“善融e贷”模式第43-49页
    三、基于大数据的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模式的经验总结第49-52页
        (一)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小经营风险第50页
        (二)标准化作业服务,降低运营成本第50页
        (三)设置合理利率机制,灵活的还款机制第50-52页
第六章 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决策模式的优化第52-56页
    一、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决策新模式仍存在的问题第52-54页
        (一)交易数据难以支撑金融资信模型第52-53页
        (二)各大数据平台相互孤立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第53页
        (三)与互联网融资机构还存在很大差距第53页
        (四)对大数据融资平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第53-54页
    二、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决策新模式的改进建议第54-56页
        (一)注重大数据技术的开发设计第54页
        (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第54页
        (三)设置独立的融资部门第54-55页
        (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网贷平台的风险评价与监管研究
下一篇:基于利率传导机制视角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