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财务分析与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23页 |
2.1 财务分析理论框架 | 第18-20页 |
2.1.1 传统财务质量风险分析理论框架 | 第18-19页 |
2.1.2 哈佛分析理论框架 | 第19-20页 |
2.2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1 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2.2.2 信贷风险理论 | 第20页 |
2.2.3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20-21页 |
2.3 信贷业务财务分析特点 | 第21-23页 |
2.3.1 以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为目标 | 第21页 |
2.3.2 以企业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为重点 | 第21-22页 |
2.3.3 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信贷风险管理决策 | 第22页 |
2.3.4 分析的主体和分析技术各有所长 | 第22-23页 |
第3章 郴州邮储银行信贷尽职调查中财务分析工作现状 | 第23-37页 |
3.1 郴州邮储银行及其信贷业务工作流程简介 | 第23-25页 |
3.2 郴州分行贷前尽职调查中财务分析现状 | 第25-37页 |
3.2.1 定性评级模型 | 第27-29页 |
3.2.2 采集会计信息 | 第29-33页 |
3.2.3 财务指标分析 | 第33-34页 |
3.2.4 综合授信得分 | 第34-37页 |
第4章 郴州邮储银行信贷尽职调查中财务分析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4.1 尽职调查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4.1.1 对宏观经济下营运风险分析不足 | 第37页 |
4.1.2 会计数据真伪缺乏辨识 | 第37-38页 |
4.1.3 财务分析指标运用僵化 | 第38-39页 |
4.1.4 关联企业未纳入财务分析体系 | 第39页 |
4.1.5 企业经营前景预测和风险披露不够充分 | 第39-40页 |
4.2 尽职调查财务分析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0-43页 |
4.2.1 行业风险了解不全面 | 第40-41页 |
4.2.2 银行和贷款企业信息不对称 | 第41页 |
4.2.3 财务分析指标应用不合理 | 第41-42页 |
4.2.4 对财务分析未来展望不重视 | 第42-43页 |
第5章 郴州邮储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调查财务分析工作的优化 | 第43-67页 |
5.1 强化战略导航分析 | 第43-48页 |
5.1.1 宏观环境分析优化 | 第43-44页 |
5.1.2 行业风险分析优化 | 第44-47页 |
5.1.3 企业风险分析优化 | 第47-48页 |
5.2 调整会计数据 | 第48-55页 |
5.2.1 建立分行业会计数据库 | 第48-49页 |
5.2.2 完善授信关键会计数据的取数 | 第49-50页 |
5.2.3 规范会计关键数据交叉验证 | 第50-53页 |
5.2.4 规范会计数据调整 | 第53-55页 |
5.3 改进财务分析指标 | 第55-62页 |
5.3.1 设定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 | 第55页 |
5.3.2 定性财务指标改进分析 | 第55-59页 |
5.3.3 偿债能力指标改进分析 | 第59-60页 |
5.3.4 营运能力改进分析 | 第60-61页 |
5.3.5 盈利能力改进分析 | 第61-62页 |
5.3.6 发展能力改进分析 | 第62页 |
5.4 重视财务发展潜力 | 第62-67页 |
5.4.1 强化企业现金流的分析 | 第62-64页 |
5.4.2 强化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